众人站在漕船甲板上,向远处观望。
但见会通河与卫河交汇处,夕阳将河面染作金红。
沿河两岸,遍布岗楼哨卡。
黑袍小吏、脸色蜡黄的纤夫、商人、脚夫…
各色人等往来穿梭,嘈杂的声音甚至淹没了滔滔水浪。
入河口,被高大的木闸门整条截断。
数十艘漕船、客舟挤在闸口前,焦急等待。
“翻坝喽—————! ”
随着闸口老吏敲响铜锣,漕工们麻利地支起跳板。
“嘿吼嘿吼~”
岸边赤膊的纤夫,喊着号子拖拽缆绳,汗水顺着古铜色的脊梁滚落。
随着绞盘转动,庞大的木闸门缓缓抬升。
早已等待许久的船只,立刻进入其中。
十几艘船通过后,木闸又缓缓放下,后方的船只继续等待。
这便是运河关口的“翻坝”。
场面和规模,毫不逊色任何码头。
李衍等人看到后,也不奇怪。
这临清城可不简单,乃大宣朝北方首屈一指的商贸枢纽,运河八大钞关之首,管辖四百里水路口岸,征税远超整个鲁州商税总额十倍,位居全国之首。
别说济南府,就是苏杭二州也得靠边站。
“繁华压两京”,可不是一句虚话。
这里不仅囤积了重兵,也是各州商帮汇聚之所。
“李少侠。”
一名漕帮的伙计恭敬拱手道:“眼下天色将黑,这临清钞关,一时半会儿过不去,要么待会儿诸位上岸,在临清城内住上一晚,等明日我们过了关,诸位再上船。”
李衍眉头微皱,“过个钞关很麻烦?”
“唉~”
那漕帮伙计叹了口气,“这里是朝廷的钱袋子,麻烦事也多,总之有不少蝇营狗苟,交给我们处理就行,别污了您的耳朵。”
李衍沉思了一下,“也好。”
他原本的计划,并不会在此地停留。
到达天津城前,只会在路上去沧州一趟,顺道拜访武家。
但事已至此,多等一晚也无妨。
说话间,漕船已渐渐靠近闸口。
随着纤夫搅动转盘,闸门升起,漕船也进入其中。
李衍看了看周围,一股熟悉的感觉涌上心头。
这种结构,他前世乘船过一些水坝时见过,没想到这么早便已运用。
如果没猜错,在前方河段还会有闸门,会改变河道高低,水流也变得平缓。
不同的是,河岸两侧还有守军和岗楼,手持弓弩火枪,虎视眈眈看守,河面上还有一艘艘小船,是负责验货和收税的税吏。
李衍不动声色,瞥了眼河岸左侧。
只见岸边矗立着一根根木杆,几具尸体吊在上面,脖颈系着竹筹。
“那些都是逃税的私船……”
见他目光,漕帮伙计连忙低声解释。
而就在这时,一艘税船也缓缓驶来。
此时已然日落,光线昏暗,年迈的税吏提着“天”字灯笼跃上甲板,衣衫破破旧旧,身上还有股馊臭的酒味,趾高气扬,左顾右盼,“还愣着干什么,查啊!”
一声令下,身后两名小吏立刻冲入船舱。
他们气势汹汹,如狼似虎,冲进船舱就是一通乱翻。
旁边漕帮弟子看到,连忙递过一张盖着钞关红印的“印票”。
那年迈税吏淡淡一瞥,用指尖蘸唾沫,一页页细核。
“哎呦! “
就在这时,一声惨叫响起。
但见方才冲进的小吏,从船舱中直接飞出,在甲板上滚了两圈。
吕三冷着脸,从船舱黑暗中走出,“再乱动,狗爪子给你们剁了!”
却是这两小吏,看到李衍等人的行李,都是用了上好檀木箱,且包了皮革防水,于是心生贪念,想要撬开偷点东西,被吕三直接揍了出来。
“你们……”
那年迈税吏面色一变,就要发作。
看到几人动手,他并不惊慌。
这大运河汇通南北,龙蛇混杂,什么三教九流的人物,他都见过。
但临清可是有重兵驻守,甭管什么绿林好汉,来了此地,是龙都得盘着,是虎都得卧着,若敢抗税,依朝廷令,就可直接斩杀!
然而,还没等他张口呼喊,就见旁边的龙妍儿伸袖
一挥。
三名税吏,当即浑身一僵,眼神变得呆滞。
“搜过了,之前没发生什么……”
龙妍儿朱唇轻启,随后便招手收回了蛊虫。
三名税吏渐渐恢复清醒。
“搜过了么?”
“搜过了,就是些粮食……”
“嗯。 ”
年迈的老税吏点了点头,觉得有些不对,却又想不到什么,便忽然眯眼指向货舱:“里面两筐漳州橘,税册上可没记!”
漕帮的船上只有粮食,根本没什么漳州橘。
然而,漕帮弟子却陪笑着塞过碎银,“是是,我等这就补上。”
老税吏将银子塞入袖中,又打着灯笼扫过船尾,这才摆手道:
“行了,下一个!”
说罢,便带着两名手下跳上小船离去。
“好家伙……”
沙里飞乐了,“我们行走江湖,过的关卡也算不少,如此明目张胆,还是头一回见,不愧是雁过拔毛的天下第一关!”
“诸位消消气。”
漕帮弟子苦笑道:“管理临清城税监的,是京城来的马公公,打小就跟在皇上身边,权势颇大,甚至驻军也要受其节制,我等实在得罪不起。”
“原来是京城的太监……”
李衍微微摇头,“这就算过关了吧?”
“哪有那么简单。”
漕帮弟子叹了口气,“临清钞关乃天下之首,钱粮集中之地,上上下下都想掺合,各种手续是一道接一道,即便我们漕帮经常打点,也得耗一整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