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北路。
上午时分,弄堂安静。孩子们上学,大人们上班,老人推开窗子,趁着有太阳的时候赶紧晾衣服。
龚家与大栅栏的陈家一样,都成了地标性名人。龚爸爸倒还安稳,因为女儿、外孙、妻子都在京城,自己一个人,没受什么打扰。
他退休金够用,但龚雪还是每个月寄来50块钱。所以想象一下,一个老男人有钱有闲,还没有老婆唠叨,小日子不知道有多爽快。
而想念家人的时候,他就去京城探望,陈奇大多时间不在,见面次数不多。
“哦哟,龚老师买了这么多好吃的,今天有客人呀?”
“是啊,女婿来。”
“女婿?就是那位,那位……”
“对对!我得回家准备了。”
龚爸爸提了一兜子菜回来,进了石库门,还是老样子与两户人家合住,公用厨房。龚妈妈会做饭,他手艺也不差,上海男人会做饭不稀奇。
麻利的在厨房忙活,很快摆了一桌。
刚巧,陈奇也拎着大包小包来了,进门就喊:“爸!?”
哦哟!
这一声让龚爸爸心里十分熨帖,连忙出来:“小陈来了!怎么还带这么多东西?”
“都是广东的特产,您忙什么呢?”
“你来得巧,饭菜刚好!”
二人在邻居羡慕嫉妒恨的目光中上了楼,龚家养了个好女儿,更找了个好女婿,26岁正处?(享副厅待遇),有哪个比得过?
进了屋,收拾的整齐干净,有知识分子的气息,桌上四菜一汤冒着热气,酒是好酒,处处透着龚爸爸的生活体面。
二人见面少不算熟,但互相刻意热络,那就不成问题。
“酒我就少喝点,我下午去上美影。”
“那你明天就走?”
“嗯,明天回京城。”
“你也太忙了……”
龚爸爸给他夹菜,由衷道:“我知道你干.的都是大事业,不劝你什么,只是你能休息的时候就休息,陪陪小雪和壮壮。小孩子一天一个样,成长的时候你不在身边,挺可惜的。”
“唉,这也没办法。”
陈奇有点感伤,自己如果暑期不回去,那就只有年末回家,待到春节结束,每年团聚的时间满打满算就3-4个月。
龚爸爸连忙安慰,岔开话题:“小雪有工作的意思了么?”
“有呢,我这次回去跟她研究研究,老在家待着不好,得保持自己的事业。对了,如果她工作,您最好也来京城,跟妈一块陪陪孩子。”
“呃……”
龚爸爸有些顾虑,但还是点点头:“只要你俩安心,我们一定保障好后方。”
酒是黄酒。
陈奇喝了二两左右,又陪老丈人聊会天,酒劲也就过去了。这是翁婿第一次单独交流,龚雪的父母始终有一种“高攀”心理,随着他事业愈发成功,这种心态愈严重。
总觉得他会有男女作风问题,然后与女儿离婚。
好在陈奇一直表现不错。
…
万航渡路横跨JA区和CN区,胡适、张元济、盛恩颐故居坐落其中,各种人物掌故为老上海人津津乐道。
又有一处不起眼的院落,正是上美影。
陈奇在下午过来拜访,没啥变化,还是动画大楼、摄影车间、小白楼洋房……但瞧着来去匆匆的职工,却隐隐透出一股不同寻常的味道。
那是后世打工人为了上班赚钱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