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书客网 > 朕才是宋世祖 > 第12章 小试牛刀,收获颇丰

第12章 小试牛刀,收获颇丰

第12章 小试牛刀,收获颇丰

“噗嗤!”

随着赵子称奋力抽出宝剑,一个私盐贩子喷血倒毙,这场短促而激烈的厮杀,终于落下帷幕。

才刚刚练了四天武的赵子称,仗着锁子软甲和宝剑,亲自手刃两个普通贼人,也算是为自己的戎马生涯开了个头。

敌人的武艺并不是很强,还都是被杨志逼住了走位之后,赵子称才瞅准时机上去抢人头的。

第一次杀人能做到这样已经不错了,赵子称并没有跟那些小说主角那样恶心呕吐,只是稍有些心潮起伏,情绪略微激荡。

擦拭干净剑上的血迹后,杨志把已经断了脚筋的石玉捆绑起来,然后让士兵们搜查地窖。

果然找出了一大堆用福建竹纸和松烟墨印刷的珍贵图书。

赵子称亲自翻看了一下内容,很明显,这些书就是黄裳要进贡给皇帝的万寿道藏雕版样书。

地窖里还有一些被烧了一半的残卷,应该就是贼人发现这些书质量太好、烧起来很麻烦,所以烧了一半就放弃了,随手堆着。

最后,赵子称的人还找到了一些手抄本,应该是石家这几天刚刚忙着抄的,还没抄完。

赵子称拿起来一看,果然是一些讲究道家养生修炼法门的,还有一些似是而非、泛泛而谈像是武学理论的东西。

他暂时还看不懂,但估摸着这就是黄裳想随道藏一起献给皇帝的养生心得了。

既然赃物都找到了,取证过程也就不重要了。

谁能想到,一个毫无破绽的庄园里,地窖窖藏了一堆来不及销赃的书,最后还会被官兵上门抄家搜查找到。

这也不能怪他们,谁让赵子称是开了透视挂找上门的。

他一开始都没怎么期待找到什么重磅猛料,他只是对照着《大宋宣和遗事》来找石生的茬儿的,想把这个未来的方腊内应先找借口干掉。

谁知查着查着,发现他已经投靠了应奉局,之前也认识段明,也做过私盐贩子,还疑似有过水贼经历、只是目前暂时被朱勔诏安着。

这么多重BUFF堆叠,不查一查也对不起赵子称那点仅有的历史知识了。

最后收获居然那么大,倒是省了赵子称很多精力。

虽说不靠这招,赵子称最终也有别的办法慢慢破案,但那样肯定会耽误不少时间。这种小鱼小虾的敌人,就这样顺手秒掉也挺好。

……

半刻钟后,取证过程结束,赵子称也大致从石玉口中初步撬出了自己想要的口供。

石生本人,这段时间躲藏在太湖东山的水贼寨中,并不在庄子上。一部分他已经抄好的手稿,也有提前转移出去。因为那一带港汊纵横,而且太湖上有很多小岛可以转移,所以这些年来,朱勔也一直没能剿灭太湖上那些水贼。

石生真正想要的,果然只是那几匣黄裳本人著述的心得笔记。

石家在拜火教中的地位并不很高,据石玉招供,其父只是苏州一带的拜火教头目,他弄到这些书之后,原本还需要和其他同道共享,但石生想先自己抄录一份,所以这几天东西还始终在他自己手上。

水贼里识字全、抄书快的人并不多,没法大规模分工。

现在距离案发,也就才过去四五天。石家是案发前一天,才从段明那里偷梁换柱掉包拿到经书的。所以至今还没抄完。

彻底摸清情况后,随行的杨志首先松了口气,这就意味着此次贸然行动,绝对是有功无过的了。哪怕取证过程粗暴,有瑕疵,也无所谓了。

自己拿着制使的军职,跟救命恩人赵公子赌了这一把,算是赌对了。

随后杨志就立刻请示:“下一步怎么办?不会还要我等去东山水寨,把那些跟石生勾结的水贼剿了吧?那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儿了。”

赵子称倒是很冷静:“无所谓,我们只管上报,案子就算破了。剿贼让朱勔自己去找厢军也好,团练也好,和我无关。反正能找到的书都找回来了,已经损毁的部分,只能让黄裳再写一份。朱勔昨天就已经派人快马去福建通知黄裳了。”

赵子称对于“秘笈”的问题,向来是看得很开的。这一点跟那些武侠小说里的主角完全不同。

在他看来,秘笈复印了也是秘笈,关键是内容,是不是“真迹”又不重要。黄裳还活着,内容记在他脑子里,想要随时都能写。自己目前能缴到多少就缴多少,就算有些许残篇手抄本流传出去,也不关他的事。

如今黄裳在江湖上的名声,应该还没大到所有人都趋之若鹜想跟他学的程度,估计也就那些在他手上吃过亏的势力知道其厉害。

赵子称只希望最终能把这伙太湖水贼拔除即可,至于时间上能不能赶在花石纲再次运去东京之前,其实不重要。

杨志一想也对,终于彻底放心。剿灭水贼的事情,应该不会让他这个北方人带兵了,他交差之后,就继续押东西回东京即可,后续跟他无关。

赵子称也是,他现在连官身都还没有,帮着朱勔破获这个案子,他跟朱勔的交易也就算是完成了。后续需要用兵的事情,朱勔找不到他头上。

……

料理完石家庄的事情,把证据都固定好、嫌犯都绑了之后,赵子称便带着杨志离开,准备去应奉局交差。

推荐阅读: 横推亮剑 这年头谁还不是个武者啊 我被怪物圈养了 我在神秘复苏开饭店 我的谍战日记 抗战:从周卫国参军开始 从卖盒饭到中华名厨 从随心所欲开始神豪 恶毒雌性,开局就送五个兽夫 星际大佬她又美又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