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书客网 > 朕真的不务正业 > 第818章 长檄布威沧海靖,倭廷瞩目碧涛惊

第818章 长檄布威沧海靖,倭廷瞩目碧涛惊

现在读书人开始用这点聪明才智,对付夷人了,夷人就跟着一起难受了。

「戚帅骂人的话,可以委婉一点,这话又不是我说的,是万宗伯说的。」凌云翼轻轻咳嗽了一下,看着大帐之外,感慨这天真蓝,这山真绿。

读书人既是夸奖,也是最恶毒的咒骂,当无法准确形容一个人的时候,用读书人去形容,最为贴切。

「若是倭国不从,那就打到他们交出矿山为止,好办了。」戚继光明白了这场战争的具体目的。

凌云翼作为总督军务,就是干这个活儿的,解读圣意。

其实他话根本没说全…在读书人眼里,倭国除了金银铜铁矿之外,还有一个十分重要的矿产,那就是人矿。

在开海之后,大明的劲儿用的有点大,导致地盘太大,人手不足,需要人的地方太多了,驰道要修丶运河要挖丶矿山要开丶种植园要力役垦荒,光靠波斯商人运来的黑番,根本不够用。

无一错一首一发一内一容一在一一看!

在大明没有完成还田,百姓还不愿意生更多孩子的时候,就需要人矿。

倭国是大明的人矿,即便是没人明确提出这一点,但这是肉食者之间普遍的默契,浙东运河的修建工地,已经有力役在其中劳作了。

戚继光看向了堪舆图说道:「进攻邪马台军港,这里本来就是大明营造的军港,再进攻,我们对这里的水文地理极其了解。」

「我来制定作战计划,登陆作战共分为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传令长崎总督府,要求长崎总督府配合,传檄倭国,营造大明对倭国从海上全面进攻态势,让倭国安土幕府和诸大名,将注意力集中到海上。」

「这段时间,海防巡检例行出动,探查清楚倭国在邪马台军港的驻军丶城防丶水道丶工事等等情况。」

「第二阶段,夺取海权,由水师出动,引蛇出洞,将倭国水师引出军港,在海面上击败其主要海上利益,同时需要水师进行全方面压制,断绝邪马台军港丶对马岛和倭国本土的联络。」

「第三阶段,切断其后勤补给后,长崎总督府丶大阪湾守备千户所做出进攻和行进姿态,逼迫倭国本土,放弃对邪马台军港丶对马岛的支援,与此同时,我大明水师和陆军进攻邪马台军港,争取一举拿下。」

「第四个阶段,在两天之内,工兵营要恢复邪马台军港口的吞吐能力,陆军要在一个月的时间,占领整个对马岛全岛及其附属岛屿,让对马岛成为大明发动灭倭的跳板。」

「第五个阶段,就是以骚扰为主,以消灭倭寇为名义,袭扰倭国漫长的海岸线,多点突袭,制造全面进攻的假象,逼迫倭国求和,交出所有矿产的控制权。」

「诸位以为呢?」

大帐内的武将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没有说话,这是戚继光最擅长的打法,堂堂正正打的你还不了手,明知道他戚继光要干什麽,就是阻止不了。

李如松略显呆滞,他忽然觉得自己肩上的担子有点重,戚继光老退之后,他李如松真的能扛得起大将军的大旗吗?大将军的牙旗交给他后,他是否能够制定出如此完善的军事部署战略规划?

李如松注意到,戚继光只要是不打仗的时候,都是手不释卷,某种程度上而言,戚继光也是个读书人。

「大家都没有问题的话,咱们就开始吧,一点点慢慢来,我们不急,实在不行,就让沿海势要豪右再捐一点,不多,有一年军需所用就行。」戚继光看所有将领没有太多的意见,做出了具体的部署。

搞好情报工作,是打胜仗的前提,墩台远侯丶海防巡检的牺牲,值得大明国朝上下的尊重和礼遇。

凌云翼把戚继光的规划写成了一本奏疏,并且赋诗一首,呈送皇帝陛下。

长檄布威沧海靖,倭廷瞩目碧涛惊;

舟巡列岛侦形胜,图绘坚城锁钥明。

蛇阵扬旌摧艨艟,龙骧锁海断飞鸿;

虚张雷鼓震三岛,实捣黄龙破九重。

云梯夜架虹梁起,铁骑朝驰列屿平;

千帆掠岸烽烟炽,一纸降书矿脉呈。

大明皇帝朱翊钧收到了奏疏,笑着说道:「不是,这凌部堂什麽意思?显摆他是个读书人,写诗比戚帅好是吧!戚帅写打油诗,他就舞文弄墨是吧,凌部堂这麽能耐,他怎麽带兵把邪马台军港拿下呢!」

冯保斟酌了下,小声提醒道:「陛下,有没有可能,凌部堂也很能打,福建平倭荡寇,罗旁山平定了瑶民之变,才有了罗定三县?」

「额,好像是啊,凌部堂也是能领兵的,他还有三千客兵。」朱翊钧笑容满面的说道。

凌云翼这首诗说的是战争的五个阶段,一句一个阶段。

传令总督府营造海上威慑,令倭国政权聚焦海防;海防巡检绘制军港防御详情,掌握水道关隘敌情;水师诱敌歼灭主力,全面封锁海陆联络;陆海佯攻牵制本土,水陆合击攻占要塞;工兵抢修港口设施,地面部队闪击全控对马岛。

最后就是千帆掠岸烽烟炽,一纸降书矿脉呈,多点袭扰制造恐慌,逼迫倭国求和,出让矿产的所有权。

「知朕者,戚帅也,戚帅是知道朕的谋划和心思的,这份计划,朕非常满意。」朱翊钧对前线做出的规划是十分满意的。

大明军占领了倭国的矿产,也在执行灭倭,矿产开采这个事儿,是要吃人的,而且要吃好多好多人。

尤其是这个生产力不足的年代,西班牙在秘鲁总督府的富饶银矿,旁边就有个抛尸用的坑,短短几十年,十数万计的矿工被扔进了坑里。

大明京师西山煤局的停产,也是这个原因,地下环境复杂,采矿事儿,动不动就塌方丶水浸丶爆炸等等,还是以露天为主的开采,更加安全些。

朱翊钧是张居正的学生,学会了绕一圈。

让大明京营直接平推倭国,手上沾满了鲜血,且不说精心维护的军纪如何继续维护,这些军兵也是活生生的人,当军兵对战争的正义性产生了普遍疑虑的时候,人心就散了。

但绕一圈,军兵只是驻扎,保护矿产的所有权归大明所有,那这就是正义的,而且何必亲手杀人,脏了军兵的手呢?

开矿的商人倭国的买办经纪,围绕开矿,如何苛责倭人,多少倭人开矿而死,军兵都不必承受这个罪孽,他们只是守卫大明皇帝的矿山而已。

朱翊钧继续说道:「戚帅在京师的时候,跟朕讲孙子兵法曾言:归师勿遏,围师必阙,穷寇勿迫,蔚山抵抗坚决,比釜山主力多撑了十倍的时间,就是穷寇勿迫的道理。」

「国事亦是如此,你要是不给一点和谈的机会,这些个倭国的大名,反而会完全团结在织田信长的大旗帜下,殊死反抗,但是换个方式,他们就会陷入战于和的分歧之中。」

「先生这个绕一下,有的时候,确实厉害。」

朱翊钧朱批了凌云翼丶戚继光的奏疏,他不喜欢对军事规划指手画脚,选择了全盘接受,打仗这一块儿,他还能比戚继光更明白?

冯保想了想说道:「石隆侯邓子龙说,戚帅到了大小金池也要铩羽而归,臣是不大相信的,的确地利极好,但仗是人打的,臣不以为邓将军能赢。」

(金池总督府现状,今墨尔本地区,探索初期。)

「邓将军也是非常善战的。」朱翊钧笑着说道,大小金池,的确是纯天然的良港,而且易守难攻,可是左右战争胜负的因素实在是太多了。

鹿死谁手,还是要看谁打得好。

「把那份势要豪右请愿的奏疏拿来。」朱翊钧看着冯保找出来的奏疏,这本奏疏来自松江府,是松江地面势要豪右请朝廷再开纳捐之门。

朝廷也在计划着年底开启第二次的募捐,在四月份之前,全部筹集到天津州塘沽港。

大明的肉食者们,没有为了打断万历维新的进程,就选择炸掉塘沽港囤积的火药等物,肉食者们至少保持了一定的理性,没有在国运之战中,刻意制造危机。

「陛下若是不愿的话,内帑国帑还能挤一点出来。」冯保看出了皇帝的犹豫,涉及到军权的事儿,都要慎重一些比较好。

「那就挤一挤好了,就别纳捐了。」朱翊钧做出了最终决策,最初国朝是担心钱不够用,所以才紧急筹措,毕竟势要豪右也有了参与感,增强社会共同责任,强化了向心力。

但朝廷财政还是比较健康,再进一步让势要豪右纳捐,恐怕会引起一些人的不满与反对丶而且这些势要豪右最擅长的就是向下转嫁负担,再继续下去,哄抬物价丶地租就有可能出现。

最重要的是,容易引起腐败和腐败的蔓延,一次可以说是偶然,两次三次,地方官员就会借纳捐之名横徵暴敛丶中饱私囊,加剧吏治腐败,这是朱翊钧不允许看到的局面。

能挤出来最好,挤不出来,朱翊钧可以动用老库存银。

实在不行,就抄家,总有办法。

礼部草拟了一份《平倭诏》,请皇帝朱批后,昭告天下,而长崎总督府应声而动,水师开始在长崎港频繁集结,而大阪湾守备千户所,直接关闭了前往倭国京都的信息渠道,一副备战的态势。

倭国内外上下,彻底慌了!

朝鲜战场已经彻底溃败,再鲜花锦簇的战报,也无法瞒下去了,前线逃回本土的逃兵,不断地诉说着大明天兵天将的可怕,人心惶惶不安。

生怕大明军倾尽全力打过来的恐慌情绪,极大的动摇了安土桃山幕府的统治,连带着织田信长的威信都变得岌岌可危起来。

国失大信则人心启疑,经过了反覆修饰,传回倭国的战报,早就变了面目全非,全都是大赢特赢,光看战报,还以为大明军一次又一次的吃了大亏,倭国赢麻了。

可是战线,已经蔓延到了倭国的本土,这让倭国内外恐慌情绪达到了顶点。

人越惶恐就越想要寻找心理慰藉,极乐教在短短时间内快速蔓延开来,再也不受幕府的控制,甚至压过了倭国本土的佛教,成为了第一大教。

而大明皇帝的平倭诏,更是在商人丶倭国极乐教信徒的传播下,传的哪里都是。

大明的条件,让倭国出让所有矿山的所有权,作为战败的代价,换取皇帝息怒。

(本章完)

推荐阅读: 百鬼末世:我成了最强御鬼师 白骨大圣 星武纪元 我以机缘觅长生 开局当宗主:我的规矩有点野 山海提灯 吞噬星空2起源大陆 山河志异 长生炼器师 从密修学院僧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