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书客网 > 朕真的不务正业 > 第817章 信心不足和有效手段

第817章 信心不足和有效手段

amp;lt;/insamp;gt;

第817章 信心不足和有效手段

王家屏的想法和王谦的想法,不谋而合,流水不腐。

要知道,那些个门槛很高的私人交易会,之所以不断的鼓噪吏员们,封禁燕兴楼交易行的做空交易,是为了把做空的权力,留在自己的手里,而不是真的为了小户的利益奔波。

这些私人交易会,可不是什麽道德崇高的大善人,他们鼓噪这种风力舆论,有自己的目的。

私人交易会可以通过暗箱操作,实现拆借有价票证,甚至可以联合起来操纵市场。

而普通的小户,根本没有那个能力和渠道,去拆借这些有价票证,这样一来,只有私人交易会可以做空,而普通小户,只能被收割。

这些私人交易会,本质上是在谋求只能自己做空的特权,而不是为了所谓的小户。

阶级论第三卷的斗争卷里,讲的非常明白,经济地位决定了政治站位,而小户的经济地位薄弱,在博弈中就会处于绝对的劣势,不是什麽制度可以改变的。

小户无论在哪里,都逃脱不了被收割的命运。

所以,王谦选择了不禁做空,维持市场对民坊的定价权,倒逼民坊妥善经营,保证利润和分红的可观,来维持自己的身价,垃圾,就该堆在垃圾堆里。

王家屏所说的流水不腐户枢不蠹,也是这个道理。

由王崇古主导的官厂,是一个高度封闭的系统,这不是王崇古无能,是官厂制是成祖文皇帝的住坐工匠制,连修改都没修改,直接照办来的。

住坐工匠制,本身就是血脉传承的高度封闭系统,这会造成壅蔽之害。

这种封闭系统,当然有好处,那就是王崇古的一言堂,这种时候,王崇古只要想做,就可以倾尽全力的去做到,简而言之,这种高度封闭系统,能够把拳头攥紧打人。

但这麽做的弊端,就很明显了,完全封闭的体系下,匠人们的生产关系仍然是强人身依附,而不是自由的。

王崇古想组建工会,建立一整套自下而上的监察系统,这本身就是和一言堂的威权体系,是背道而驰的。

王家屏的奏疏里主要从动态轮换丶薪酬与保障丶监督与制衡丶生产促进丶自治与官治等五个方面去考虑。

「若是官厂可以接受朝廷的监督,那麽这工会就有些办法了,工会管理,要人员复杂,不能只有工匠的人,也不能只有衙门的人,这样一来,三分之一是匠人代表,三分之一是吏员兼任,三分之一是朝廷的人。」王家屏说起了动态轮换。

如果王崇古可以接受官厂更加开放,不再完全封闭,那才能有所作为。

王崇古右手大拇指不停地搓动着指尖问道:「你的想法很好,法治的败坏,都是从上而下,很少能从下而上,也就是说,如果能管得住工会的管理,那就能管得住工会。」

「你继续说。」

王家屏往前凑了凑身子,指着奏疏部分说道:「四年一换,最多两次,无论任何原因,官厂工会的管事,绝不可留任超过八年,也不可再任,久任必结党。」

「而且要执行回避制度,一家有一人在官厂工会,就三代之内,不可任管理。」

五个大方面,其中第一个方面,动态轮换,即:工盟者,三分其制,一取巧匠魁首,一择吏曹兼领,一简朝官参赞;四载一易,至多再任,凡官厂工盟执事,毋得逾八载,亦不得复起,久居必成党锢;复当行避亲法,一族有掌工盟者,三世之内禁涉管钥。

王崇古停止了搓动指尖,又问道:「你讲的很好,流水不腐户枢不蠹,的确有道理,那这薪酬保障又如何说?」

王家屏解释道:「官厂有蒙小中三级学堂丶有工匠学堂,官厂一日三餐管饭,而且还营造官舍,供给匠人居住,这待遇已是极好,而且要持续下去,维持匠人们生产积极性。」

「但有的时候,会有超额的利润出现,就是有人继续用货,自然要加班加点的赶工,这个时候,超额利润的分配,就要向下分配七成,而不是之前的三成,可以是生产工具革新丶生产安全保证,也可以是学堂餐食官舍,当然最重要的是,奖励筹金。」

「唯有如此,才是长治。」

这是这本奏疏的第二部分,薪酬篇:然市廛偶有羡馀之时,盖因商贾续订急单,必得昼夜趱工。此际利得,当以什七惠泽匠曹:或铸新式械器,或缮作场安防诸务,或增益廪膳学堂,尤要者,犒赉勤勉巧匠以恩赏,以葆匠作勤勉之气。

大概而言,就是灭火的缸里要有水丶想赢棋要先下棋丶加班要给加班费。

匠人们加班加点的赶工,官厂获得了超额的利润,结果匠人们没有获得更多的报酬,甚至连餐食里加二两肉都做不到,那匠人们的积极性,也就是勤勉之气,又如何保证呢?

「这和工会有什麽关系呢?」王崇古眉头紧蹙的问道,这一条怎麽看,都和工会没有关系。

「涉及到了利益分配的事儿,这都需要工会去张罗,工会的帐房和官厂的帐房一起查帐,确保超额利润的七成向下分配,工会要行使监督的权力,如果发生了漂没丶贪腐,在工会任职的朝官参赞,就要奏请都察院,反腐抓贪。」王家屏解释了其中的缘由。

王家屏详细的解释了,工会用钱从哪里来的问题。

超额利润的分配,如果稽查核实,确实漂没贪腐,该让匠人们没吃的肉,没吃上,该拿的加班费没到手中,那查办后,没收贪官污吏非法所得的三成,分配给工会,维持工会运营。

王家屏把自己的奏疏详细解释清楚,五个部分是一环扣一环,一环监督一环,确保工会能够履行它的职责:反应匠人们的切实需求丶又要促进生产丶还要防止工会近亲繁殖带来的种种特权问题。

「你的设想很好,但事在人为。」王崇古叹了口气说道:「制度的设计再好,也要人去执行,这个过程中,总会有些人,走着走着就散了,但一个制度的建立和发展,从来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可以在矛盾中不断的演化。」

「很好,你正好回京了,官厂工会的事儿,就交给你了。」

王崇古同意了王家屏《启户牖破闭锢建工盟五事疏》,并且把这个活儿,完全交给了王家屏去做。

「王次辅,我有个疑惑,还请王次辅解惑。」王家屏坐直了身子,他的表情有些焦虑,还有点迷茫,他的眼神有些空洞的问道:「我在广州府办了两家铁冶所,我发现了一个古怪的现象。」

「我们不缺人,确切地说,能工巧匠比比皆是,铁冶所只用了三天时间,就招到了一百三十四名铁匠,五百多名学徒。」

「我们也不缺钱,殷部堂用拆门的方式逼这些势要豪右们纳捐平倭;凌部堂用手中的刀逼他们纳捐平定瑶民叛乱,罗定因此而来;我到了两广,不吭不喘,装糊涂,他们也纳捐。」

「既不缺钱,也不缺人,我们什麽都不缺,为什麽朝廷之前把造船丶冶铁全都抛弃了呢?」

王崇古听闻这个问题后,脸上露出了一个颇为轻松的笑容说道:「这就是日后你要面对的最大问题,如何妥善其中的矛盾,非常考验你的能力。」

「这种现象背后的原因,我可以非常明确的告诉你,是因为需求不足,封闭的丶自给自足的丶交换频率极低的小农经济,没有足够的需求,所以,白银流入大明后,都藏在了猪圈里,而不是投入建设工坊,谋求更大得了利益。」

「杀头生意有人干,亏本生意无人做,因为赚不到钱,所以不肯投入,这些白银都像是死了一样。」

「当然,风力舆论认为肉食者鄙,只知道收租,在我个人看来,是非常片面的说法,只能说:势要豪右丶富商巨贾丶乡贤缙绅,更愿意囤积白银,然后用白银去买地兼并,他们不是只知道收租,而是世势让他们只能收租。」

「因为其他的买卖,需求不足,根本赚不到钱,而大明万历维新,拉动需求是从海贸开始的。」

「其次就是钱荒,这是个老生常谈的问题,不多赘述。」

小农经济的封闭丶肉食者的短视丶钱荒是过去投资不足丶生产不足的主要原因,钱荒讨论的太多,王崇古直接略过了。

王崇古解答了王家屏心中的疑惑,不是大明的肉食者们短视,而是没有需求,就不会产生供应,再多的人才丶再多的资金,没有需求的市场,注定一潭死水。

这是经济结构丶文化丶制度多重影响的结果,也是王崇古督办官厂这十五年,要面对的主要矛盾。

但接下来,王家屏要面对的矛盾,和他王崇古又有不同。

王崇古继续说道:「你要面对的矛盾,是货币相对充足的情况下,民间信心不足,以及朝廷没有有效手段,去组织人才,最大限度的发挥人才的能力。」

王崇古从两个方面去探讨了这个问题,信心不足和有效手段。

信心不足,是历史遗留问题,让朝廷十分尴尬的是:大明万民,哪怕是被陛下伤害最深的势要豪右,都更信任陛下,而不是朝廷。

陛下说话算话,只要遵循陛下的规则,势要豪右能跟着朝廷这条大船,赚的盆满钵满,还能捞到忠君体国的美名,但非要不听话,那陛下的刀未尝不利。

以前,朝廷说话不算话的次数太多了,以至于万民宁愿相信陛下英明,都不愿意相信朝廷。

这就造成了十分诡异的现象,除非有圣旨,否则所有人都是观望态度。

前段时间金池总督府的大金矿的消息,传的满天飞,人心思动,但没人行动,直到皇庄有了天然块金的展览,万民才相信,这事儿是真的!

有圣旨下达,肉食者们拼了命的往里面钻,没有圣旨,朝廷喊破了喉咙也没人理。

缺乏有效手段,阻力则主要来自于旧文人,也就是儒学士,儒学士为了完全垄断权力,拒绝任何理工科的人才,获得政治站位。

吏举法,是王崇古建议,朝廷投机取巧,搞了个快刀斩乱麻,先做成既定事实,然后利用斗争卷的博弈,才让政令推行下去。

就这,也只是户部和京师大学堂进行了试点,政策还在完善,推动的阻力仍然很大。

除此之外,还有待遇和前程问题,户部为了点帐房先生,连大司徒王国光都亲自下场,甚至发布了禁令,禁止京师大学堂的人才流向民间。

这都需要在发展的时候,不断去完善政治制度。

「谢王次辅点拨,这麽一看,道阻且长。」王家屏和王崇古交流之后,才意识到自己要面对的局面,比想像的还要错综复杂,远不如在两广当封疆大吏简单。

「老爷,宫里来人,说让王次辅去前门楼子一趟,陛下发了老大的火!」门房匆匆跑了进来,神色极为慌张的说道:「中人说,陛下怒气冲天!」

「这,陛下要杀人,我拦得住?不去找张居正,找我作甚?」王崇古惊讶无比的说道。

门房赶忙说道:「元辅已经去了,老爷,这是刑名案子。」

推荐阅读: 白骨大圣 星武纪元 我以机缘觅长生 开局当宗主:我的规矩有点野 山海提灯 吞噬星空2起源大陆 山河志异 长生炼器师 从密修学院僧开始 全民星海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