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书客网 > 朕真的不务正业 > 第813章 雷霆涤倭气,忠魂耀海疆

第813章 雷霆涤倭气,忠魂耀海疆

第813章 雷霆涤倭气,忠魂耀海疆

自从戚继光战场得意之后,他的诗词水平,开始直线下降,慢慢的甚至连七言格律都不讲了,全都是写一些打油诗,有点像百忙之中,抽空敷衍一下皇帝陛下。

战事越是艰难,戚继光的诗词水平越高,战事越是顺利,戚继光的诗词水平就越低。

倭寇乘船而来,从朝鲜手中夺取了釜山,而后建立了釜山防御圈,一旦大明拿下了釜山,蔚山之敌,不足为虑,他们连逃命的机会都没有,要麽投降要麽死。

釜山一战,大明夺取了十三个山城,俘虏了两万倭奴,还有两千倭女,而蔚山还盘踞着不足一万五千倭奴。

战争的经过甚至有些乏味,大明军到了,敲开了几个乌龟壳子,其他乌龟壳子里的倭寇,直接就排队投降了,整个战争的进程就是如此的简单,就是两万头猪也要抓三天,可是釜山之战,只用了短短不到三天的时间,就宣布彻底结束了。

战争已经进入了收尾阶段。

皇帝收到战报,下旨恩赏将士的第二天,成箱成箱的银币从内帑被抬了出去,被抬到北大营,兵部丶户部丶内帑丶军将丶缇骑五方监管之下,按照前线奏闻的军功册,开始挨家挨户的发放赏银。

这是一种很低效的做法,户部不止一次建议,用一种更加高效的方式发放赏银。

比如给各个军户开一个户头,然后将赏银的数目直接添加到这些户头之上,其家眷可以凭藉户头,来到会同馆驿的承兑馆,承兑这些白银。

皇帝否决之后,户部建议,皇帝陛下把白银交给会同馆驿,而后将承兑汇票,也就是银票,发放到各个军户的亲属手里。

再次被皇帝否决,皇帝十分明确的表示,任何的赏银,都会通过真金白银的方式,发放到军兵家属的手中。

理由是为了礼法,也就是仪式感,毕竟一箱箱的白银抬到了北大营,才是最好的激励。

陛下真的发赏银。

兵部丶户部丶内帑丶军将丶缇骑五方监管,确保在前线为大明利益拼命的将士们,得到他们属于他们的赏银。

第一批发放是抚恤和赏银,在前线牺牲的军兵,其家属是最先领取赏银,而且要明确子嗣会被妥善赡养,如果其遗属不能保证丶没有能力,这些孩子就会被京营集中赡养,成为羽林孤忠。

第二批是陷阵先登营军兵,前线撬龟壳,完全依靠这些先登甲兵,这一批家属将会领到比普通军兵更加丰厚的赏银。

这两批赏银的发放,往往是高度重合的,此次韩战,大明付出了超过二百人的伤亡,山城给大明军的推进造成了困扰,牺牲的军兵,有八成来自于陷阵先登营。

第三批则是普通赏银,每一笔,核验家属身份签字后,五个衙门都要在领取页上签字,最大程度上减少发放赏银中可能出现的纰漏。

即便是有了错漏,家属也可以到京营镇抚司寻求帮助,京营镇抚司是隶属于北镇抚司的军队法司,所有案情,都会直达天听。

如果还有纰漏,那家属可以选择直接拦住圣驾,皇帝每天都会在武英楼操阅军马,家属跑到武英楼磕头,怕是整个京师都要抖三抖了。

皇帝发起火来,张居正都劝不住,尤其是涉及到了君权根本的军权问题。

所以,戚继光一直强调,大明京营是陛下的京营,而不是他戚继光的,虽然很多胜仗,都是他带着京营打出来的,但这支军队的归属权一直以来,都非常明确。

赏银发放结束后,领取册会报闻皇帝,皇帝会责令北镇抚司缇骑,再次深入北大营,走访询问,确保赏金发到了每个人的手中。

在长达三个月的稽查期内,没有赏银发放错误的案情,这本领取册才会归档。

朱翊钧这是想要保证京营的忠诚,对他本人的忠诚,目的非常简单,他就想给多点银子,希望军兵在前线敲倭寇的时候,多用点力。

前线军兵轮换回到北大营,银子堆满床头的感觉是极好的,军兵大概想要再跳起来,继续到前线敲倭寇。

在整个京师沉浸在捷报之中时,徐成楚走进了解刳院内接受手术,他再次走出了解刳院的时候,脖子上那个巨大的瘤子,已经消失不见。

整个手术的过程,从准备到痊愈,持续了整整一个月的时间,徐成楚出了解刳院有种重回人间的感觉!

解刳院里的氛围实在是太可怕了,那些个活着的标本,居然没有自己的意识,哪怕是有极其短暂的清醒时间,也是头晕目眩。

徐成楚是个子不语怪力乱神的士大夫,否则一定会认为大医官们有抽魂术,那把人的精魄抽走!

做过手术的徐成楚,唯一麻烦的地方,他必须要严格按照解刳院给出的食谱进行进食,防止术后反覆。

按照大医官陈实功的说辞,徐成楚的命,不是他的,是陛下的。

手术非常成功,除了一道浅显的疤痕之外,看不出什麽,徐成楚变得风流倜傥了起来,唯一的困扰就是精确到厘的海带食用量,过多的海带容易导致亢奋,过少的海带会复发,对他都不是好事。

徐成楚在解刳院完成了浴火重生,但徐瘿瘤这个外号,恐怕会跟他一辈子了。

徐成楚出院后去吏部报导,吏部通知他,监当官的任期提前结束,可以到都察院报告,徐成楚那一本奏疏是有极大功劳的,没人敢说的时候,他讲了出来,为大明国朝节省了大量的国帑内帑的同时,还节省了大量时间。

时间最重要,等到察觉到了自己做错了,再掉头,那是千难万难。

徐成楚被皇帝破格授予了官身,成为了都察院的监察御史,七品官,别人通常要三年左右,才能通过监当官把自己的功名变成官身,而徐成楚用了一年半的时间。

「徐御史。」海瑞作为总宪,见到了前来都察院报导的徐成楚,打了个招呼后,仔细打量了许久说道:「你要不要做素衣御史,素衣御史不是个官秩,更不是结党,就是穿素衣。」

「谢总宪器重,我希望可以成为素衣御史。」徐成楚十分郑重的说道。

素衣御史,是一种自己对自己的身份认同,大约就是自己对自己承诺,这一生会用道德对抗腐败丶清廉丶不畏强权丶骨鲠丶直言上谏丶非结党之秩,乃立身之约:持清廉丶抗腐弊丶践知行丶释万理。

素衣御史并非迂腐不切实际丶罔顾实践需要之辈,而是对自身秉持更高准则之人。

徐成楚进入了都察院成为了素衣御史,他的前景是极为光明的,因为素衣御史是一个极其清贵的差事,但同样是晦暗的,因为这一路下去,不知道要得罪多少人。

日暮下班后,徐成楚去了全楚会馆,张居正在文昌阁见到了徐成楚,张居正仍然表示他对那篇奏疏的反对。

张居正略显无奈的说道:「因噎废食,不可取。」

「陛下春秋鼎盛,尚有那般精力与锐气推行新政,你说的这些问题,其实大臣们也都想到了,但徐成楚,你要记住,很多很多时候,出发比取得真经,更重要。」

年轻气盛,锋芒毕露,但是人岁数越大,就会变得谨慎,瞻前顾后,身体的腐朽会让精神变得腐朽起来,相忍为国和妥协,就成了人的日常,陛下也是个人,也不能免俗。

就像是世宗皇帝嘉靖皇帝一样,起初也是锐意进取,提拔了张璁桂萼等人,开始变法,折腾了二十年,年纪大了,掌握了朝堂,反而没了当初的锐气,变得畏首畏尾了起来。

「学生谨记。」徐成楚这才知道张居正反对的具体原因,先生不是不知道,是知道但不想说,他只想陛下趁着年轻,把事儿都做出个开头来。

徐成楚回到了全楚会馆居住,他的御史生涯正式开始了。

礼部最近出了一件事,礼部尚书沈鲤非常气愤,把蒙兀儿国的王子萨利姆关了三天的禁闭,关禁闭是一种常见的处罚手段,逼仄到转身都困难,没有任何光亮的小黑屋,人进去一天都得疯。

沈鲤之所以如此重罚,当然不是因为萨利姆到处拉屎,萨利姆是婆罗门丶是刹帝利,他是贵族,自然有点礼仪,但是不多。

之所以要关禁闭,是因为萨利姆非常没有礼貌,性格过于跳脱,他在蒙兀儿国是贵族,把那种优越感带到了大明来。

萨利姆违反了宵禁的命令,宵禁之后,在大街上,大摇大摆的乱逛,被警告仍然不遵守宵禁的命令,和五城兵马司发生了冲突,五城兵马司可不惯着他,胖揍了他一顿。

萨利姆直接闯进了惠民药局,逮着人就炫耀他那蹩脚的汉话,十分冒犯的询问其他病人的病情,甚至还嘲弄对方,镇守惠民药局的缇骑,直接把萨利姆扔进了大牢里关了十天。

就这,萨利姆仍旧我行我素,在四夷馆就学,也不老实,这中秋节放假休沐,没有邀请,直接钻进了同窗的车驾上,结果那天车里正好有女眷,被同窗一脚给踹下了车。

这萨利姆钻谁家的车不好,偏偏钻了西土城遮奢户姚家的车,人家老姚家曾经派人跟王谦斗法,姚光启也是朝廷炙手可热的人物。

姚家根本不惯着这种蛮夷王子,中秋节这天,姚家四五个家丁,直接把萨利姆套麻袋了。

就是装在麻袋里狠揍了一顿,这萨利姆伤势刚好,就被沈鲤扔进了小黑屋关了禁闭。

人家姚家也没有遮掩,人是他们家打的,到礼部四夷馆,扔了二十两汤药钱,就问礼部:这老话说,教不严师之惰,这萨利姆来大明也有些日子了,怎麽还是蛮夷一般,如此不懂礼数丶寡廉鲜耻?比姚家的家丁还不如。

这一问,把礼部上下官员问的那叫一个没脸见人!

萨利姆被关了禁闭,沙阿买买提整整五天没去大前门听评书,实在是丢不起那个人。

沈鲤还上了一本奏疏,怒斥了这个萨利姆以及蒙兀儿国的留学生的团体,这代表了礼部的极大不满。

「天朝以礼驭万邦,而四夷慕化,咸使知仁义为本。今有莫卧儿国太子萨利姆者众,跋扈京师,屡犯宵禁,辱民犯禁,顽劣不悛。夜闯市廛,犯禁如儿戏;擅入药局,辱病若优伶。乃至钻车犯眷,形同犬彘!岂非种姓之弊,养其骄狂耶?」朱翊钧看着面前的奏疏,沈鲤是真的生气了,连形同犬彘都说了出来。

沈鲤把批评了这批留学生不法之后,对蒙兀儿国的种姓制度也提出了严格的批评。

沈鲤说:蒙兀儿国按种姓之制,起于吠陀,裂民四等,锢人终身。

婆罗门以口舌自矜,刹帝利恃刀兵为傲,吠舍逐利,首陀罗为奴,更以贱民摒于人道之外。此制锢人心智,锢国魂魄,使贵者益骄,贱者益卑,上下悬隔,教化不行。

礼部分析了萨利姆为何如此的嚣张跋扈,简而言之就是种姓制度惯出来的!这种恶劣的制度批量的制造了这种烂人!

礼部编修海外番国志书,对婆罗门丶刹帝利丶吠舍丶首陀罗丶贱人这个制度非常了解,简单几句话,就把问题说的非常清楚。

推荐阅读: 白骨大圣 星武纪元 我以机缘觅长生 开局当宗主:我的规矩有点野 山海提灯 吞噬星空2起源大陆 山河志异 长生炼器师 从密修学院僧开始 全民星海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