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书客网 > 慢着,请别叫我昭烈帝 > 第438章 司马仲达其心歹毒

第438章 司马仲达其心歹毒

第438章 司马仲达其心歹毒

刘备听完司马懿的汇报,遂起身笑道:「看来仲达已熟练掌握治理胡人之法,没有一味地讲究杀戮了,朕心甚慰。」

这样的一番话,让司马懿听得尴尬地笑了笑,拱手恭敬说道:「陛下,往事何须再提,懿略有偏激,幸蒙陛下教诲,方才革心易行。」

那时匈奴投降不久,他窥视到了对方的虚弱之际,便立即上书给汉王,为了避免将来胡患日益严重,不如直接寻一罪名出击匈奴,用斩杀殆尽的方法,迫使对方从并州退出。

当年南匈奴进入汉地,才不过三万四千户,二十三万七千馀人。

如今恰好百年,听说人数却翻了快两倍,还有北边的鲜卑也想往并州迁移,使匈奴不得不继续南下,并州虽为汉家州郡,但胡人的总数却还超过了凉州。

司马懿先前在河内温县家中,亲眼见过了匈奴人掠夺百姓为奴之事,又被汉王辟去过幽州丶关中,最后又回到河东为县令,途中见过了不少胡人为祸造成的狼藉,多数是语言不通,风俗各异,骑马行凶导致。

于是司马懿思考得出了结论,胡人与汉人最关键之处不同,就是因他们有马匹需要放牧,不像黔首百姓,不服徭役都无需走动,只需待在乡里或县城附近。

放牧就能轻易了解到周围郡县守卒的虚实情况,再加上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水草欠收就会作乱,汉军至则畏服,汉军离则复叛。

与其如此反覆,倒不如直接用弓弩反向徙戎,当年怎麽迁进来,现今就怎麽迁出去。

何况以汉家的实力完全能做到,只要暂缓各州郡度田,就能让天下同心协力,把匈奴与鲜卑逼迫出长城以北。

那时朝堂对匈奴部落编户齐名的诏令还未下来,于是司马懿洋洋洒洒提笔写了足有三千字的徙戎奏疏,建言天子趁着大汉国力强盛的时候,把事情给办妥,至少能免除子孙百年之忧。

在朝堂之中也引起了热议,司马仲达之名也随着徙戎奏疏,被朝廷官吏所尽知。

出名的同时骂名亦随之而来,有官吏怒道:「此人名为汉室,实则误国也,一旦开始徙戎匈奴与鲜卑,北地的汉军必将无以卸甲,马亦不可取鞍。」

「连天子也不能稳坐于京都,终此一生如高祖般成了马背天子。」

「陛下虽率军百战百胜,但草原却不同于汉土,不在于出征,而在于索敌,倘若大军征伐塞外一无所获,纵使中原粮草富饶,亦不可持久。」

「就算卫丶霍二人复来,北伐能获得牛羊畜牧,可对天下百姓终归是苦不堪言。」

「司马仲达毫无怜悯之心,此人日后若为重臣,汉室万民必将遭难。」

司马懿在河东听到这样攻击犀利的话,顿时就不乐意了。

他立即黑着脸,派人去打听到底是谁说的,知不知道这样一番话,传到陛下耳边,能让我在县令位置上多干几十年。

人生如白驹过隙,光阴易逝,怎麽就专冲我来了,莫非想与温县司马氏为死敌乎?

结果派人一打听才得知,是雒阳的卢太傅当场拍案怒骂,吓得其他官吏皆不敢接话辩驳。

获知此讯息的司马懿,冷汗如雨从额头冒出,快速把随从召回,然后书信给天子与卢公,仔细解释徙戎之事。

与此同时,阿翁司马防和兄长司马朗的书信先后到达河东,尤其是司马朗在书信里把司马懿骂得狗血淋头。

推荐阅读: 我的半岛2007 重生2014:我,刑侦之王 我还真是幻觉? 全民大航海,我开局一条幽灵船 玄幻:长生神子,何须妹骨证道! 篮球之黄金时代 穿越两个时代的医生 开局过目不忘,铸造记忆宫殿 万法诡道,我为灵尊 莫名其妙去修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