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闻听后,拜道:“请师叔准我相送,师侄当恭送师叔上灵山为菩萨佛陀。”
真见道:“重阳,你当好生修行,若遇着难事,你便去问你祖师,祖师向来疼爱你,定会为你排忧解难。”
重阳道:“是,师叔。”
真见瞧着重阳这般模样,心知重阳定不会去寻祖师的,重阳曾修行有些不解之处,都是问他,唯恐惊扰到祖师修行。
真见无奈道:“重阳,若真遇难事,莫要不忍,当上禀祖师,大师兄今不在此处,府中无人为你排忧解难。”
重阳知真见所说为何,他摸着脑袋笑道:“师叔,我果真知得,师叔莫要忧虑。”
真见只得离去,与文殊菩萨往外走去。
重阳亲送真见出府,待行出府外,重阳深深躬身,拜别真见。
真见与重阳辞别后,同文殊菩萨驾云往灵山而去。
……
话表南瞻部洲魏郡广心观。
姜缘回到此处,尚未入房舍之中,他便见着老道清虚正在中堂处供奉。
此间天色将晚,中堂处无人,道童多是往房舍去,独老道与一五六岁道童在其中。
姜缘走入,便见老道正在擦拭神像,道童摆弄一些时果供奉在他身前。
道童望着时果,吞着口水,却不敢偷吃,唯恐老道发觉。
姜缘走近,取了个果子递与道童。
道童见是姜缘递来果子,犹豫再三,摇头道:“这是要供奉的果子,我不能吃,要等供奉完才能吃。”
姜缘摇头道:“你可知此供奉的是谁?”
道童说道:“供奉的乃是西圣,我怎能不知,听师父说,如今供奉的乃是广心,西圣与广心是一人。”
姜缘问道:“你可知我是谁?”
道童答道:“你是西圣老爷。”
姜缘点头道:“你供奉的正是我。既然你供奉的是我,我将果子与你,有何不可。”
道童闻听,这才喜笑颜开,拿着果子吃了起来。
老道专心擦拭,不教神像有尘,听闻咀嚼声,回首正要说教道童,便见姜缘站于一旁。
老道急上前来拜,说道:“老爷。”
姜缘将老道扶起,说道:“天色将晚,你怎个这时候,还在此处。”
老道清虚答道:“老爷,日日当清扫神像,不敢有误,此乃我功课也。”
姜缘道:“早与你曾言,不必这般,但有心诚即可。”
清虚笑道:“老爷,弟子日日清扫,几十年了,却是忘不掉,若一日不曾清扫,便觉心中空落落的。”
姜缘闻听,不曾多说,只问清虚,修行有无不明之处。
清虚摇头道:“老爷,弟子愚钝,尚不曾修入门。”
姜缘道:“无妨,且心诚修行便是,我在此处尚有四五日,你若有不明,尽管前来。”
清虚忙是应下。
姜缘不再多说,往房舍而去。
……
光阴迅速,不觉四五日去。
姜缘于此日间,便要离去,再往他处而去。
清虚知了姜缘要离去,携观中十几道童一同相送。
姜缘骑上白鹿,牛魔王持着混铁棍在前开道,左良紧跟身后,歇息数日,左良气色好了许多。
清虚与一众道童相送数里。
姜缘说道:“不必再送,且回去好生修行,但有心诚,我必感应。”
清虚闻听此话,方才止步,在原地目送着姜缘离去。
待是姜缘走远,清虚才带道童返回道观。
牛魔王将前路拦道的荆棘打散,他回身问道:“老爷,我等往何处去?”
姜缘摇头道:“随鹿儿行走便是。”
牛魔王回首张望道观,说道:“老爷,这观主真是奇怪。”
姜缘不解其意,问道:“有何奇怪?”
牛魔王道:“老爷在观中停留七日近八日,这厮就来过一次,向老爷请教,若是我有这等机缘,我定是日日夜夜与老爷待在一块,好请教更多事儿。”
姜缘道:“观主知礼。”
牛魔王道:“老爷,我观那老道垂垂老矣,恐用不着多少年寿数便尽了,这时知礼,而不修行,岂非本末倒置。”
姜缘闻听,沉吟良久,说道:“你可知重阳?”
牛魔王点头道:“老爷大弟子,我自是知得。”
姜缘问道:“你可知重阳修行几世?”
牛魔王摇头:“老爷,此我不曾知得。”
姜缘笑道:“重阳修行数世,真灵不变,持定修心,面目灵明,方才得今生资质。”
牛魔王闻听,若有所思,不再多问。
一众往前而行。
行不上二里,忽见前方有人在道上站着,将他一众拦下。
牛魔王细细一看,认出那拦道的是先前在荒庙来拜的龙王。
牛魔王问道:“老爷,那前边有个龙王拦道。”
姜缘道:“且上前一问,看他作甚。”
牛魔王牵着白鹿,往前走去。
待是近前,便见那龙王跪伏在地,说道:“青松河龙王,拜谢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