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有两三天到月底,顾晓霞就不用上班了,这两天也是正在收尾手头的工作,并把一些工作移交给别人。
教育局里女干部相对比较多,所以这样的事情时常会发生,大家也都习惯了。
吉普车在教育局门口停着,刚开始还有人看稀奇,后来慢慢的就习惯了。
当然,有些人路过的时候还是要看一看,毕竟这年头看吉普车还是挺少见的。
而李龙坐在车里,也在进行着盘点。
抬把子的钱已经结清了,四千个抬把子,他给供销社送去了四千零五六十个,那五六十个算送的,没要钱,要的是整四千的钱。
主要是抬把子往州里拉的时候会压着,李龙怕有压坏的,这多出来的就当余量了。
有点余量总比缺几个要好。
四千个抬把子,每个赚四块就是一万六千块钱。不过李龙要多付五六十个的,还要给大哥和梁文玉给整价的,中间还有去掉汽车拉的运费。
这样算下来,到手净钱就是一万四千多块钱。
至于贝母,目前还没全卖完,但赚的钱已经有两万多了,相当于再过两年大发面包车出来的时候,可以买一辆大发汽车了。
有点夸张啊。
没办法,垄断的生意就是这么挣钱!
李龙已经挺淡定了,眼下最重要的是顾晓霞要生孩子的事情,其他的都可以往后靠靠。
好在目前一切都正常。
那天梁东楼开着拖拉机把自己村里的人拉回去,一家家送回后,最后拉着梁文玉回到院子。
把行李卸下来后,陈秀珠看着儿子,竟然发现梁文玉除了黑了一点儿,竟然还胖了一些。
“天天都能吃着肉,干的活多吃的也多。饭分量足,那能不胖嘛。”梁文玉这次出去压力也挺大,毕竟自己带着几个人,算是一组的。他也担心人管不住或者编出来的抬把子质量不好,被人比下去。
还好,一开始战战兢兢,到后来基本上就上了正轨,不需要自己怎么强调了。
只是在细节方面偶尔说一下,其他人也都服管——能给找到这样的活真不多,这回每个人都挣了四五百块钱,能不听话吗?
本村还从来没有这样的事情呢!
“老爹,你看看这贝母,我挖的!”梁文玉跟献宝似的把自己挖的贝母拿给梁东楼看。
“嘿,还行啊。”看着洗的干干净净,跟珍珠一样的贝母,梁东楼也有些意外,“你咋会挖贝母了?”
“最后两天,小龙叫我们帮着去给人家挖个羊池子,说是给工钱,我们都不要,他就说给护林员说一说,让我们挖一天的贝母当工钱了。
这挖贝母山里护林员和小龙关系好,也不管。我挖了这得有两三公斤吧?”
“你咋会挖了呢?”看着那颗粒饱满的贝母,梁东楼抓了一把拿手里看看,挺高兴的。
要说一个中医除了治好病人后会非常高兴,再就是看到好药材很开心了。
“我跟大姐夫学的。”梁文玉笑着说,“我大姐夫挖的可快了,一天挖了七八公斤……”
“那真厉害!”梁东楼点点头,“我年轻的时候也挖不了这么快……那这些你打算干啥?”
“留家里备用吧,这个不是治咳嗽吗?”梁文玉说道,“我看小龙每天都能收几十上百公斤,说这个可贵了……就是一般人不让挖。”
“那不让挖咋还能收上?”陈秀珠有些疑惑。
“他和护林员关系好,收的是那些挖药人的。那些人拿贝母换他的粮食、衣服,护林员也不管。”梁文玉其实也是一知半解,他也不好问李龙,都是问李建国,或者吃饭的时候听其他人说的。
“嘿,那还不错。”梁东楼其实也知道李龙比较有办法,原本就想着让他带带儿子,看得出来现在梁文玉已经开窍了。
第二天村子里那些去编抬把子的有几个就到梁家来了,有两个还是骑着自行车过来的。
“哟,新车子这就买上了?”梁文玉调侃着说。
“那可不。钱是咱自己挣的,一半交给家里,剩下的自己花,那不得先买个车子……文玉,你看看今年还有啥活没有?”开口的是今年他们这一组里编抬把子最多的,挣的也最多。
当然,他并不知道梁文玉一个抬把子拿八块,梁文玉也不会说这个,梁东楼知道这事后,让梁文玉把嘴管住,不然明年铁定是没这活了。
“没有了,有的咱们也干不了。”梁文玉说,“秋里有扎大扫把的,还有扎苇把子的。咱们这边没苇子也没芨芨草,啥也干不成。”
“唉,行吧。”这两个一起骑自行车过来的其实也就是打听一下,并没有抱太大的希望。
梁文玉还有割麦子的活,但这活不好带人。就算带最多也是带一个,这两个人在,带谁不带谁都不好说,他干脆就不提这个事了。
毕竟这活时间长,他还打算把这回的钱赚了,去还李龙的拖拉机钱呢。
就算跟着人,大概率也是老爹跟自己一起。
只是没想到,下午二姐夫杜海华就找过来了。
“文玉这事……老爹,你也不说说他,宁可带着外人赚钱也不带我。”杜海华埋怨的一本正经的。
“不是吧,我咋记得当时文玉先找的你,你说你不愿意去呢?”梁东楼不紧不慢的说,“这是当时他找人的时候给我说的。”
“那……”杜海华有点尴尬,“那当时不是觉得这事不靠谱嘛……谁成想这钱赚的,还真怪容易哩。”
“你是他姐夫,你都不信他,那也别怪他带别人赚钱。”梁东楼摇了摇头。
杜海华原本也算是眼高于顶的人,但眼下却不得不服软,眼睁睁看着别人赚钱,自己明明是梁文玉的姐夫却毛钱没赚,真说不过去。
梁东楼想着毕竟是自己的二女婿,他想了想说:
“过段时间割麦季到了。到时我和文玉要给队里用收割机割麦子,这么个吧。你去其他队上,找那些愿意用收割机割麦子的,我们过去割。你找到的一亩地给你抽……五毛钱。你找的多,就赚的多。”
“真哩?”杜海华一下子站了起来,随即又怀疑起来,“那收割机……那玩意儿管保险吗?”
“去年李龙割了几千亩地都没出问题,你说管不管?”梁东楼就挺气杜海华这个瞻前顾后的毛病的,“你要不想挣这个钱,那就当我没说!”
“挣挣挣!我肯定想挣!那是不是我找到多少亩,就能收多少钱?”杜海华一咬牙,“一天我要找到两百亩,那就是一百块钱?”
“那也得割完给钱啊。”梁东楼这其实就是把自己两父子的钱往外分。不过让杜海华去当说客,也省得他们两个出面了,也是好事。
“好好好。”杜海华在心里盘算着,本村就不说了,他去找本公社外村的,一家怎么也有几亩地种的麦子。自己相熟的人有那么几家,只要把这几家说服了,再托熟人介绍,一天搞个二三十亩,十来块钱就到手了。
也是好事啊!
杜海华有了这个准话,水都没顾上喝,赶紧往外走。
“先别急,嘴上多个把门的,别把好事弄坏了!”梁东楼喊了一嗓子,提醒着。
等梁文玉回来,梁东楼把这事给他说了。
“嗯,也行。”梁文玉也同意了。毕竟是自己的姐夫,照顾一下也是应该。
李龙这边到五月底,贝母季也算彻底结束,他去往木屋给孙家强留了一些东西后,明说以后差不多隔一个星期或半个月才来一趟,让孙家强自己看着办。要么采蘑菇,要么下山,下山的时候把木屋门锁好就行。
孙家强答应了,他打算先采一段时间的蘑菇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