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三停顿一下,“不蒸。”
难道是南北方的差别?蒸花露主要还是在京畿之地流行?也有可能。
沈韶光把花瓣都用干净井水清洗了,三分之一糖渍,三分之一蜜渍,三分之一放进了蒸馏锅里。
这古法蒸馏,原理很简单,让水蒸气带着花露中的精华升腾,到冷凝盖凝结成水滴,流入甑内储存起来,只要有家伙什儿,初次接触的人便能操作。
但熟手到底是一样的,这经验便在火候上:火太急,水干得快,花里的精华还没熬出来呢;火太微,则蒸汽少,精华都留在了底下渣滓里,出来的花露量少而质薄,更甚至还有熬糊了的,沾了糊味,这锅露也就完了。
于三看过,明白了个中原理,也就算了;阿昌惯常不管这个;只阿圆总惦记着,不时来看看,盖因沈韶光许她,“等蒸出来,先给你调一碗喝。”
沈韶光不食言,等花露蒸好之后,果真先为阿圆用井中镇过的白水调了一碗,于三、阿昌也有。
“嗯,香!”阿圆猛点头。
“若要吃甜的,可以加点糖,但不要加蜜,那就串味儿了。”
阿圆道:“这就很好了。”
沈韶光笑,也就是喝个新鲜罢了,这玩意雅致是雅致,但真论起味道,还得是我大酸梅汤!
为了配这雅致的花露,沈韶光还专门买了几个白瓷瓶,四五寸长,小口长颈圆腹,有点仙侠剧里玉净瓶的意思。把花露装好,塞了木塞子,连着那些装糖渍花、蜜渍花的罐子放在一起,只等林少尹来时,让他派人来搬。
没等来林少尹,却先等来了那位刘侍从。他是送他家少尹的包月饭银来的。
沈韶光让他把这些瓶瓶罐罐拿走,不多时,他又回转,并带来了回礼——一架画屏。
“我家太夫人多谢小娘子帮着制作蜜渍玫瑰和花露。”
沈韶光看那架屏风,檀木架,细苏娟,画中一片荷塘,粉色莲花开得正艳,一只翠鸟在飞,又有一只在梳羽毛,一派闲适气氛,正是夏季适合摆的。
若是非常贵重的泥金屏风,或者非常私密的床上枕屏,沈韶光不用想就都推拒了,但这架屏风打了个擦边球,半家常不家常的,然而,总收这种东西不合适,又不是门户相当的人家互相走礼。再说,这真是太夫人送的吗?这位林少尹……
看出沈韶光的推拒之意,刘常笑着求肯:“以后还免不了来求小娘子帮忙的,请莫要推辞,不然我们怎么好意思上门?”
沈韶光想了想,认真地道:“还请上禀太夫人,以后切莫如此客气了,我们真是受之有愧。”
刘常叉手行礼,告辞。
回到林宅,刘常去内书房禀报:“已经送与沈小娘子了。”
“嗯。”正在批文书的林晏点点头。
“小娘子说——以后莫要如此客气了。”刘常看一眼林晏,小心地说。
林晏手下的笔顿一下,“知道了。”
看一眼写着行楷《甘棠》的六扇大屏风,刘常退下去。
大屏风隔着的是阿郎的卧房,而在卧房里有架小屏风,檀木架子,细苏娟,上面荷叶田田,几朵才打苞的粉荷,荷塘边儿两只鹭鸶悠闲徜徉。不用细看也能知道,那与送出去的屏风,画的是同一片荷塘。
刘常很想知道阿郎常用的床头枕屏是什么样儿的……
作者有话要说:①关于古代蒸馏技术,有异议。据说在上博有件汉朝的蒸馏器,但唐宋以前蒸馏技术见于文献的很少。有专家认为,唐代随着越来越多的胡人涌入,带来各种香料和蒸制香水技术,促进了本国蒸馏花露、香水技术的发展——我们采用这种说法。至于后面女主蒸花露的讲究,就纯是我胡扯了。小天使们随便看个乐子吧。
————
越发得寸进尺的心机boy林少尹……
————
感谢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果果2个;甜糖、青栀、超可爱的是南南呀、穸穸?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
麻糬65瓶;小瓜瓜35瓶;粥粥20瓶;Xiahuo19瓶;炖汤14瓶;不知道该取什么名字的、毛绒绒、greenday111、当归喵一下、大飞扬草10瓶;最亲爱的最后远离了7瓶;蛊瓷、清明河上人5瓶;晚安巴黎4瓶;小路子3瓶;听风、翘摇、37879438、双楠秋雨2瓶;也许是阿紫、meggie1344、25738669、小草、由川、呼噜噜、好人儿罗宾、22675194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