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书客网 > 大秦帝国 > 第二节 一统棋局 最后一手务求平稳收煞

第二节 一统棋局 最后一手务求平稳收煞

其五,已经平定的五大战国,皆有种种骚动,各国世族大量逃入齐国。

其六,王翦蒙武统率的三十万大军已经开始了平越之战。瓯越、闽越两路兵马已经南进;南海一路已经开始了全力开凿湘离大渠,大体在半年一年后也将越过五岭南下;淮南后援大营已经开始筹划,河内河外几郡将征发数十万民力南下。

“看看,都热得流汗。蒙毅,上冰茶。”

时值六月酷暑,大殿虽有一道蒙恬创制的冰墙,依然不见清凉。大臣将军们一边不时用汗巾搌拭着额头汗水,一边专注地听着李斯的陈述,举殿一片肃静。李斯一说完,嬴政也抹了抹额头细汗,立即吩咐蒙毅上冰茶。这冰茶乃秦惠王首创,是将南山粗茶煮成茶水,装入若干大瓮储藏于王室冰窖,专一地在酷暑时节取出饮用。蒙毅对殿口赵高一招手,片刻间一辆青铜柜车推进,取出一个个如同酒坛一般的陶罐摆上了一张张座案。大臣将军们一捧陶罐触手冰凉,当下精神一振,及至拔开陶罐木塞咕咚咚入口下肚,舒畅得人人情不自禁地拍案连呼快哉快哉!列位看官须知,夏时之冰为古代极其珍稀之物,即或重臣权贵府邸,也难得有大型储冰地窖。寻常时期,只有大臣死在酷暑时节,难以在葬礼之期保持尸体不腐臭,王室才依据其爵位高低赏赐定量冰块围护尸身。也就是说,以冰成茶水而饮,是寻常绝难做到的奢侈,即或王室成员也不是人人都能做到酷暑饮冰的。唯其如此,此时一罐冰茶之昂贵远甚于一坛老酒,如何不教大臣将军们倍感振作大呼快哉。

“诸位,五国虽灭,天下仍在板荡之时也!”嬴政汩汩饮下了一罐冰茶,站了起来,走到了王台下,站到了羊皮地图前,“外部有变,我也有变。外部之变,匈奴觊觎,燕赵躁动,齐国备战,四方不宁。我方之变,一则兵力运筹超出预期,三十万铁骑顺当班师;二则南进诸事平顺,不会掣肘北方。当此之时,能否尽速平定陇西、燕赵,并同时攻灭齐国,一举底定天下?这,便是今日朝会之轴心。”

“以我方目下兵力计,臣以为可三面开战!”蒙恬第一个说话了。今日朝会以兵事为主,王翦又不在朝,同为上将军的蒙恬自然不能先听后说,“北上铁骑三十万,陇西兵马两万,蓟城兵马三万;九原云中两年来新成军五万,连同原部守军共十万余;内史郡尚有万余都城守军不计,我军可战兵力已在四十六万余。以臣谋划:陇西可派出铁骑三万,反击西羌匈奴;燕赵兵力可增至十五万,一举平定燕赵残部;九原云中,留守五万人马,配以大型连弩千具,足以防御阴山匈奴;所余二十余万,攻灭齐国当足以胜任!”

“诸位以为如何?”嬴政笑问一句。

“臣赞同!”几位大臣将军异口同声。

“王贲之见?”

“臣赞同上将军三面开战方略。”王贲站了起来,“然,臣对兵力铺排稍有不同处:平定燕赵残部,十万铁骑足矣!陇西兵力,当有增加。匈奴西羌合流,若不一战灭其威风,则后患无穷,该当重兵痛击!”

“如此补正,臣亦赞同!”蒙恬立即点头。

“王贲筹划燕赵追杀战已有年余,有成算了?”

“禀报君上!臣决以十万之师,一战平定燕赵残部!”

“好!将军猛士壮心,必能斩夙敌残根!”嬴政高声赞叹。

“老臣一言;君上姑妄听之。”

“老国尉有话,尽管说。”嬴政顿时肃然,回到了王案正襟危坐。

“老臣之意。三面开战,方略该有所不同。”尉缭子苍老的声音回荡着,“西部北部,非外患,即顽敌,故须霹雳痛击。齐国一面,则当大兵压境,徐徐缓图,若操持得当,齐国或可不战而下。此等方略,老臣定为八字:西北峻急,东齐缓压。”

“国尉方略,臣亦赞同!”李斯高声道,“齐国君弱臣荒,数十年不修兵备,如今五国已灭,齐国方有边地驻军之举,未必上下同心。若能以顿弱上卿入齐周旋,再加二十余万大兵压境,齐国很可能不战而降。”

“老国尉方略,尚有另外一利。”蒙恬欣然道,“我军二十余万压于齐国边境而暂不开战,既威慑齐国以待其生变,又可策应西北以防不测。若果真西北兵力不济,可随时发兵增援;若西北顺利早日完胜,则可合兵压齐,其时无论齐国战与不战,我都可一举底定大局!”

“将军悟性之高,老夫佩服也!”尉缭子不禁赞叹了一句。

“老臣无异议。”老丞相王绾表态了。

“臣等无异议!”举殿异口同声。

“好!诸位既无异议,本王归总铺排。”嬴政再次离座起身,走到了王台下的羊皮地图前,“大兵压齐,由上将军蒙恬总率二十三万大军,月后开兵东进;追杀燕赵残部,由将军王贲率十万兵马开战,务求斩草除根!陇西反击,由一员大将率八万铁骑,与翁仲将军合兵,务求一战痛击匈奴西羌,安定西部!云中九原之防御北部匈奴,由蒙恬一体处置。”

“陇西一路,何人统兵?”老尉缭突然问了一句。

“陇西主将,容我思谋几日。”嬴政似有所属又颇见踌躇。

“老臣直言,陇西将兵,莫如李信。”

尉缭声音不大,却使所有的大臣将军都深感惊讶,偌大厅堂一片寂然。须知秦国法度严明,李信败军之罪尚未论处,已经是大大地法外特例了,若再任一路统兵主将,任谁也不敢做如此想。当此之时,老尉缭竟能认定李信,实在突兀之极。然则,嬴政却似乎并没有如何惊诧,反倒是淡淡一笑道:“老国尉,何以如此啊?”尉缭笃笃笃点着竹杖道:“李氏一族,根在陇西。李信为秦军四大主将时,陇西李氏引为荣耀。李信统兵灭楚,陇西李氏几乎举族男丁入军;李信战败,陇西李氏则深感蒙羞,尝思雪耻。今陇西遭匈奴西羌劫掠,李氏一族岂能不同心奋战?若得李信为将,岂非猛虎添翼!就事而论,李信为将,两大利:其一,能于人民散居之地立定轴心大聚人心;其二,能于羌匈飞骑之前,大展李信铁骑奔袭战之长……”

“老国尉如此说,不怕坏我秦法?”嬴政面无表情。

“起用李信,老臣不以为坏法。”尉缭扶着竹杖颤巍巍站了起来,“秦军新起,大将多为新锐。灭国之战,更是五百年未曾经历之存亡大战。我军摸索而战,付出代价事属必然,偶有闪失更是在所难免。法以强国,法以爱民,此商君之言也。若败战必杀将,则将能几人存哉!将之不存,国何以强?民何以安?夫天下有战以来,若武安君白起之终生不败者,是为战神,万中无一也。常战之将,胜多败少足矣!春秋之世,秦军东出大败,穆公不杀孟、西、白三将而最终称霸。今日秦国要一统天下,岂能无如此襟怀也!”

推荐阅读: 重生了谁还当明星 撞钟百年,我成了宗门老祖 初生的东曦,击碎黑暗 女帝座下第一走狗 我今来见白玉京 修仙:我在现代留过学 让你修仙,没让你祸害修仙界啊! 万世之名 穿越:苟活的李志 错付三年,王者归来的我杀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