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段时间网络上的新闻已经快成了科技专场,每天都有报道,XXX公司总裁、CEO什么的又来了华夏,开始为期多少天的访问。
很自然的,所有这些日程安排,都有元旦当天参加量子模拟计算联盟举办的新电脑发布会。
这也让这场新电脑产品发布会直接引发了世界级的广泛关注。
当然,这也是可以预见的。
如此多的世界级超大公司的总裁,几乎囊括了计算机制造的方方面面,齐聚一场产品发布会。这本身就极具话题性。
再加上量子计算机本就是最近网络上的热点,而且这个时间节点距离华夏天盾演习还没过去多久,国外诸多网友还在震撼与华夏科技发展之迅速,所以关注度自然是节节攀高。
高到什么程度?
本来抖乐还想跟华夏量子模拟联盟签一个独家转播协议。然后通过国内跟国外两个软件同步向全球直播。
毕竟之前抖乐跟乔喻有过合作,双方还合作的很愉快,所以抖乐觉得希望还是很大的。甚至多花些钱也是可以的。
但是这个算盘终究是落空了。原因也很简单,央媒也出手要直播这次新产品报告会。
而且不止是电视上包括了国内跟国际频道,同样也打算同步开启网络直播。
所以想拿独家转播权肯定是不可能了。
当然对于量子模拟计算联盟来说绝对是好消息,量子模拟计算联盟可不靠这种发布会赚钱,自然是来做直播或者转播的各种媒体越多越好。
即便如此,各种宣发动作也没停。
只能说量子模拟联盟太多懂互联网的大佬了。这段时间几乎是每隔两天,就出一个云里雾里的宣传片。
配合着各种关于基于量子模拟计算技术新式电脑的各种小道这消息充斥网络。
比如最近流传最广的一个视频,开篇是一片黑暗,直到第一个灯亮起来,然后无数灯光亮起组成了一个太极图案,画外音也同步响起。
“当计算突破经典物理的边界,我们重新定义了人与科技的对话。”
镜头快速切换到一个实验室,穿着白大褂的科研人员正看着一个悬浮的透明晶体面板,用手指比划,将屏幕上的信息,重组排列。
“告别代码与键盘,量子时代我们所做的是满足你对未来所有的想象。”
视频中的悬浮透明晶体突然本变成一个个光点,然后快速重组成一个个不同的场景。
农民打扮的人用手指比划就能操控模拟的作物生长。旁边还有温度、湿度、未来天气等等信息。
忙碌的金融交易市场内,一个金融交易员专注的盯着屏幕上的曲线图,随便几个操作,系统自动预测出几个不同的未来走势,旁边小字有简短分析、近期相关新闻以及概率。
格子间里,一个头发茂密的程序员双手在键盘上敲打出一个命令,下一刻屏幕里给出了好几个完整的代码选择……
旁白也再次响起:“当不确定成为可控的资源,我们开始用量子思维去模拟世界。”
最后的画面是一个还在咿呀学语的可爱孩子,他仰着头,好奇的看着飘在空气中的一堆数学公式,然后抬起手试探着碰了碰。
公式瞬间坍塌,然后绽放成一个绚烂的星空。
然后便是最后的结束语:“自此开始,你我将与未来并行!2032年1月1日,我们不见不散!”
毫无疑问,这是一部极具科幻感的视频。同时也是一部争论最大的视频。
毕竟这部视频给所有人的期待太高了。
比如交互模式,按照视频中所展现的交互模式,似乎新式电脑还有全息显示的功能。
这也是科幻电影里出现最多的一种交互模式,但很显然,到目前为止还没能在任何设备上真正实现。
原因也很简单,这玩意是真的太难了。也是惹起争议最大的。
比如不管是华夏的懂乎,还是国外的类似知识类问答平台,都对这项技术展开了广泛讨论,甚至还有行业内的大佬亲自下场科普实现全息显示的难度。
“各位,理论层面根据傅里叶光学,全息图需记录物体全部空间频率信息。这意味着要实现与肉眼等效的150°视场角加视网膜级分辨率,所需要的数据量将达到PB/秒级。
试问现在哪种设备能有这种计算跟传输能力?虽然我不了解量子模拟计算的运行方式,但即便计算能力够了,传输能力也很难达到!
其次,激光干涉产生的散斑效应会严重降低图像信噪比。目前最先进的方案是通过随机相位板加振动扩散器组合方案,也只能将噪声抑制到人眼可接受的临界值。
另外,传统点云法生成4K全息图需2.5万亿次/帧的浮点运算,即便是英伟达OVX算力平台在光线追迹算法下仍需5秒/帧,而实时显示则要求至少120帧/秒的运算速度。
除此之外,还有光学调制器件的性能天花板约束,还要考虑介质材料的能量耗散,以及真实现了这项技术触觉反馈效应……
综合以上内容,我认为全息只是视频里的一个噱头,大家可以散了,请相信科学,量子模拟计算或许是最前沿的研究方向,具备很强大的能力,但并不能解决一切问题。”
这篇回答有理有据,一看就是真·行业内大佬的回答。而且这还是在国外一个光学专业论坛上的回答。
对于普通人来说,大概率看不太懂他都说了些什么。但也的确有不明觉厉的感觉。
不过这个回答能在网上火起来,并不是因为他的回答足够专业。
事实上,这一类热点问题,越是专业的回答越难被关注。毕竟阅读的门槛比较高。
恰好相反,那些抖机灵跟输出情绪的回答才更容易被传播。毕竟这种回答大家不但看得懂,而且还能参与到其中。
不管是支持的,还是反对,都能在评论区一展身手。
专业光学理论方面的东西了解的人可不能太多,毕竟这东西门槛的确高。但要说到在网上阴阳或者喷人,那擅长的人可就太多了。
让这个答案火起来的原因是,有个认证为新式量子电脑工程师的用户在这个答案下方的一个评论。
“回答的很专业,我看过您的论文,对您的一些见解也非常赞同,比如量子模拟计算并不是万能的。
但纯粹的技术无法实现,那么量子模拟计算加上一切取巧的方式能否实现呢?对于我们不了解的技术还是应该保持谦卑。”
毫无疑问,这个被顶到最前面的评论,虽然略微有些阴阳,但说的也是大实话啊!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