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风和煦的午后,曹劲松终于重温了一次被悍匪支配的恐惧,连那骄挺的胸膛都瘪了。
似乎那胸中傲气与钱袋子是同气连枝的,一边漏了另一边就存不住了。
而在第二日的下午,季忧又收到了一张从山下送来的信笺,于是匆匆离山,辗转之间来到了春华巷尾端的院子,那个匡姓书生的住宅。
其实从灵剑山返回天书院的第二天,季忧就曾经到过这里一次。
不过那一次,匡诚不在,大门紧锁。
去司仙监打听才知,他在自己启程之后就被调任到了司仙监接引司,随后负责处理妖族与人族通商之事。
此时的匡书生刚刚返京,有些风尘仆仆,正拿着扫把在清扫着院子,看上去心情不错。
耳听着脚步声响起,书生转头看向了门外,就见到了季忧。
“季兄,好久不见。”
季忧扬起嘴角:“听说你升迁了,发了多少俸禄?”
匡诚嘴角抽搐了一下,随后将扫帚放下:“吃饭没?我还没吃,要不边吃边说吧。”
季忧忍不住竖起一个大拇指:“善。”
随后二人离开了这间偏远,就近寻了一处面馆坐下,要了两碗阳春面,并点了些酒肉吃食。
此时的匡诚从怀中取出了一些银子递来,放到了他的面前:“这是我上个月的一半。”
“这么多?看来你的月俸果然涨了。”
“月俸到还是那样,发的多其实还是和妖族入九州通商有关的。”
匡诚一边扒蒜一边开口:“妖族从雪域运来的灵石,比云州、中州的几座大矿之中的品质还高,极受修仙者的欢迎,这个渠道的是大夏经手的,也算是把灵矿的所有权从九州世家当中夺回了一部分。”
季忧抬起眼眸:“怪不得这几日云州石和中州石的价格都在下跌。”
“没错,而且这件事,于百姓是有利的。”
“哦?”
匡诚将蒜瓣递给他:“妖族将雪域的灵石运过来,但换的却不是我人族的银钱,而是米粮、蔬菜、瓜果、食盐,还有各种手工制
品。”
季忧嚼着口中的青菜叶,便知道了为何此事对百姓有利。
雪原是一片酷寒之地,能生长的作物很少,所以他们要的就是这些农作物。
大夏通过和妖族通商,打压了世家手中的灵石的价格,同时也从青云天下的修仙者手中赚到了银子。
这些银子减去利润,其中有一部分被拿去,向百姓购买农作物,则会进一步拉高这些东西的价格,以至于生民都能够富裕一些。
季忧吃了口面:“看来宫中的那位皇帝,当初说要立新政也不是嘴上说说。”
“没错,司仙监的同僚与我一样都在努力着,不过....…只是如此,仍旧改变不了现在的格局,因为即便是掌控了灵石,可对那些每年都要搜刮税奉的仙宗及世家来说也不痛不痒,况且妖族也不是好相处的。’
“又是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匡城点了点头:“陛下开关,许妖族入九州通商,此举十分冒险,我此行外出总能听到,说妖族要夺取人族气运什么的,重回九州,而北境的蛮族似乎也有同样的目的。
季忧啃了一口蒜头,看他一眼。
匡诚的站位和身份,决定了他如今看待事物的眼光。
与他们这些普通人来说,虽然世间万民常受到仙宗及世家的欺压,可总归是比被别族奴役好一些。
没有人想要回到太古时代,回到被别族奴役欺压,扒皮拆骨的日子。
不过乱世的传言,到现在也还只是传言。
尽管妖族与蛮族都在蠢蠢欲动,七大仙宗及九州世家也有些躁动不安,可岐岭之事之后,似乎并没有什么更大的乱子出现。
之前从庆娃身上查到了关于婴儿的线索,最后好像也如泥牛入海一般,毫无音讯了。
那些婴儿到现在都下落不明,究竟是不是随郑家老祖消散于天地间,他也不知。
因为以季忧目前这个外院弟子的身份,还接触不到更多有用的信息。
只不过让他格外在意的,还是穿越来此时所听到的那声,有气无力的窃窃私语。
他相信是有乱世的,只是会以什么方式乱起来,到底是何人作乱,仍旧是一团迷雾。
季忧目前能做也就只有提高实力,入内院。
而匡诚也是一样的,在迷局之中努力往着好的方向去走,干劲十足。
这大概是因为他真的可以为这天下做些实事,而不是从前那个只能伤春悲秋的书生了。
“季兄,你还是要快快做天书院掌教。
“你对我总有种盲目的自信。”
“这可不是盲目,是等季兄做了天书院掌教,娶了丹宗之女,话语权会大了许多,至少能让百姓好过一些。”
季忧看他一眼:“我再娶个灵剑山未来掌教,你觉得怎么样?”
匡诚挑起的面条悬在空中:“那就当然更好了,我之前便说过了,征服天下的不一定是长剑,也有可能是好身体。”
“吃面吧,你这黄黄不可终日的书生。
随后二人一边吃面,一边又说起了关于玉阳县的事情。
上次的银票送回去之后,陈夫子就在县内寻了块地开始建学堂,打算教玉阳县的孩子知书识礼。
另外今年北面战乱不断,乡亲们好像有些不安。
而且今年有些天旱,庄稼的收成好像并不是那么乐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