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园演一个插队知青,被派去学校当老师。他发现学生们没有书,老师只有一本教材,里面都是政治口号、反对资本主义、贫下中农、东方红太阳升这些内容。
以前的老师都是在黑板上写一段,学生们自己抄一段,就算上课了。
谢园开始也如此,但碰到一个勤奋好学的男生,激起了他教书育人的热情,决心要改变点什么。于是他抛开教材,教学生们写作文云云……
本来进展不错,但他的行为是犯错误的,就不让他教书了,回生产队干活。
临走之前,他把唯一的一本字典,留给了那个勤奋好学的男生。
《孩子王》这片的节奏和内容非常非常的闷。一共几十个观众,部分人看到一半就走了,别人也是毫无反应,观众席一片死气沉沉。
“我败了,我都没有他闷啊!”
侯孝贤小声道。
“我觉得很棒!”
徐风有不同意见,道: “陈楷歌很有才华,我完全明白他要表达什么!”
“真的假的?”张艾嘉诧异。
“当然了!喂喂,晚上大家一起吃顿饭吧,拉近一下感情。”
“你该不会是?”
“我觉得他能拍好《霸王别姬》!”徐风兴奋道。
"……"
张艾嘉看了看她,不得不给出建议: “不管你想拍什么,不管你想找谁拍,但凡你想与大陆合作,你要先经过他的允许。”
徐风顺着她的手指看去,前面坐着的陈奇,疑惑道: “我知道陈先生是大陆官员,他主管这些工作么?”
“不!但他不同意,你一定拍不了。”
……
“哈!”
陈奇小睡了一会,打了个呵欠睁开眼,看到《孩子王》刚好要结束了,坐直身子整整衣服,一副全神贯注的样子。
旁边的吴天明眼角抽抽,忍不住问: “这电影有这么闷么?”
“你说嘞?”陈奇乜着他。
“那你觉得有希望拿奖么?”
“应该会给个小奖吧,大奖别指望了。”
吴天明听罢,不由叹了口气,他是个非常有魄力和野心的人,渴望冲向海外,拿到第二座欧洲三大展的最高奖————第一座是《美丽人生》的金熊。
“哗哗哗! ”
《孩子王》放映结束,响起了客套的掌声,主创们上台互动。这片只有谢园一个专业演员,其他的都是普通人,自然没有出国资格。
媒体们例行公事的询问。
陈楷歌谈兴颇浓,大讲特讲:
“铃木大拙说得好,‘大器者,直要不受人惑,随处做主,立处皆真’。《孩子王》在大的立意上就是要说一吃二喝三不争人先,把上山下乡的背景远远推向深处,这是一部完成了对个体人生存在价值本身的超越而对广大现象世界有着丰富兴趣的影片!”
“正像一句台词所阐明的:学了很多字却不知生活是什么,今天来学这个‘活’字,什么是生活呢?就是活着,活着就得吃就得喝,所以左边是三点水,右边是个舌头。”
"……"
记者们挠头,吴天明也挠头。
电影局领导跟着挠头。
陈奇一乐,陈大导一贯喜欢讲道理,早期讲的道理还是挺形而上的,不明觉厉那种。《孩子王》在戛纳注定失败,戛纳不喜欢这种片子。
(今天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