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往新大陆行驶的火车上,无数热血青年怀抱着期望与理想在朝廷的安排下往这片未知之地而来。他们有些是太学里品学兼优的学子,有些是考举出来的天子门生,有些是各地方衙门中自愿申请过来的县令、文书、小吏,但唯一相同的,他们都通过了朝中考核,被安排去新大陆任职。
和之前去往各处新打下来的土地上的前辈一样,怀揣着自己的理想,为了建设新大陆,也为了自己的前途,一往无前的上了火车。
现如今朝中几位实权文臣阁老为何能够一路青云,只要看过他们的简历就能够明白,这些阁老们全部都是在大晋军队打下的新土地上取得杰出成绩,才会被圣上提拔。
因此,在圣上这一朝,走文臣路子的,要想爬上高位,你可以不参加考举,但你一开始就必须要在新土地上做出成绩,否则,就算爬到高位,圣上也不会提拔你为阁臣,这已经算是朝中的潜规则,只要是读书人就都知道的事情!
所以,也有许多读书成绩不太好的学子专门去衙门与各文书学如何处理辖区事物,与县令学习如何治理治下之地,等待圣上征召。
因为,以大晋军队的强悍程度,基本上每过个两三年就会打下一片新地,到时候,他们就可以报名进行考核,考核过关,就能够参与新地的治理!
这列火车,其中几节车厢之中,就坐着太学学子,“学长,咱们这次到达目的地要多长时间啊!”已经做了七天火车的一位学子扭了扭自己有些僵硬的腰,询问。
“还早,就算是到达西域各省,也还要十天,更不要说更远的新大陆了,你就安下心吧,咱们这次去的是佂西军的地盘,军中的镇西将军是咱们的学长,前线的先锋将军是咱们的学弟,你还怕有人会欺负咱们!”那位看起来在二十左右的学子看着手中佂西军军报,眼睛也不转。
“哎,镇西将军还好说,好歹二十了,但先锋将军简直就是令人惊讶,古有甘罗十二拜相,没想到今有李四郎十三为将军,立下赫赫战功,听说圣上都准备在新大陆划一块地作为奖赏,给这位小将军。等他班师回朝,陛下怕是还要有重赏!”其余听到这话的学子纷纷感叹。
“那可不,这位立下的功勋,可是足够换取爵位了,而且他才十三,大好年华刚刚开始,不敢想象之后,他还能有什么表现!”同为勋贵子,这些学子最为佩服的就是这样的人。
“忠勇侯后继有人啊,就是我爷爷每次收到老侯爷的信,都要将我拎出来打一顿,嫌弃我没出息,丢了他的人!”另一位学子有些委屈,这位老侯爷写信太频繁,弄得他爷爷和父亲总是看他不顺眼。
“你这还算是好的!”另一边,有同为勋贵子的学子安慰他,“郑小世子才可怜,自从小将军在战场上频频立功,老侯爷就加勤了与定国公的通信,每次只要定国公看完信,郑小世子就会被很揍上一通,现如今,这位少爷还被定国公关在家里,不生出孩子来不准出府!”
“怪不得我说他才十七,怎么就成亲了,原来是老国公想要培育下一代啊!”有人终于知道了真相,还对郑小世子产生了同情。
“谁让他自己不争气,等郑云霜在征北军立住跟脚,上两回战场,攒些功勋,郑小世子这小世子的头衔,就要让给他妹妹了!”有与郑迅不对付的,听到这话,很快嘲讽。
“你说他好歹与少将军一起长大,结果现如今二人的际遇,真可谓一个天上一个地下,令人感叹啊!”这人对于魏英很是佩服,却也想不通为什么郑迅与这位少将军一起成长,却成了这个样子
“有什么感叹的,他就是自己不用功,学武的时候让家中老太太护着,去羽林卫又有少将军护着,可不就不成材了!”那人撇了感叹的人一眼,很是不屑,若是自己努力,郑迅哪里会落到这步田地,只能在家抱着妻妾生孩子。
缩在这节车厢的角落,有几人听了这些话,都没有开口,只低头做自己的事情。
新大陆,明瑾此时已经带着手下军队参与到了城池的建设之中。原先那些外夷居住地城市实在是太过于肮脏,和垃圾场一样,让人下不去脚。所以,前几日刚刚到达的工部匠人专门调研周围环境,选了一处好地方,规划好,准备建立新城池。
首先就是先计算好用量,让手下按照图纸的方位去埋炸药,明瑾可不耐烦一铲子一铲子的挖土,还不如一次性爆破好,省的麻烦。
等炸药埋好,明瑾一声令下,几声巨响之后,原地出现了一个巨大的深坑,“好了,方归,你带着你的队伍去找工匠领取下水道的水管,张雄,你带着左翼军和那些奴隶们开始清理废墟,等坑挖好了,将那些泥土全送去砖厂,然后让那些工匠来验收,我带着先锋营先绕着这城池的地址转一圈!”
方归领命,羡慕的看着小将军骑着马带着身后先锋营的人绕着新规划出来的城池看起来。
对于这座自己监制的城池,明瑾只有一个要求,不能和之前见到的那些城池一样,四处都是排泄物和生活垃圾,他很怀疑,住在那样脏乱差的环境里,这些外夷奴隶怎么没有染病的?
后来还是去军医处了解,染病的都死了,只有身体强壮的才能存活下来。而且这些外夷的孩子大多年幼夭折,整个城市每年光死孩子,就有几万名。这种军医统计而来的数据,让他看得触目惊心,明瑾可不想晋人来了之后,因为环境问题,孩子养不活。
“老李,这块地方就是图纸上规划出来的化粪池吗?”明瑾带人停在了一块平整地带,询问身后的人。
老李看着图纸,又看了看前方插了标志的杆子,点头“就是这里,将军!”说着,将手中图纸递给身前的明瑾。
“地方有些小了!”明瑾看着前方那块地带,想起自己督建的这座城池第一批需要住进十万人口,然后还会陆续在移民过来,这片地就算全用来建化粪池都不够!
他从腰间皮兜里掏出一只炭笔,在图纸旁边标明。然后又带人绕着这块地往前方查看。打算将这边也规划进去,增加面积。
一旁,老李瞧了瞧自家将军在地图上的标识,全是一些数字,他这个人最讨厌术数了,瞧见这些数字就头疼,所以干脆转头看起四周的风景来了。
认真思考了一番,明瑾又掏出一个小册子,在上面写上自己的建议。随后他带着人继续前行,一边看一边将发现的问题记录下来,等转了方向,在城池地址的东方有一条大河,河面宽阔、水流平缓,非常适合在这边建一座码头......
等明瑾写满三页纸后,才将整个城池四周探查完毕,随后他带着人马回了正在挖土的工地,看了看进度,干脆大手一挥,让身后的这些骑兵也去帮着推小车运土。
他自己则是带着地图和记录下的建议去找负责建造这座城池的工匠。
“小将军,您怎么来这里了?”工部最新来的这批匠人对明瑾都很熟悉。毕竟他在京都的时候三天两头就去工部聘人,还时不时会发明一些东西出来。等他来了战场,他爹又时不时的往工部要人,这几年工部每个季度都要向外招收工匠,就是因为这父子俩逮着他们撸了。
明瑾看见了熟悉的面孔,也不客气,直接将自己记下的小册子拿出来,“我刚刚带人去周边转了一遭,发现了一些问题,你们看看,能不能在今天改好!”
领头的大匠接过了明瑾递过来的册子,翻开快速看了起来,随后皱起了眉,他喊过周围的匠人们,开始一起围讨起来。明瑾站在一旁,有时候听到那些不合适的建议也会说上两句,一针见血的指出其中的缺陷。
等两个时辰后,终于在这么多人的集思广益之中制定出了最后方案,明瑾满意,这些匠人也满意,等城池建好之后,那些迁移过来的晋人肯定也会对新家满意的,可谓是皆大欢喜。
此时,数十万人已经将城池的地基打好,方归令人来请诸位匠人过去看一看,还有哪里有纰漏需要修改。
领头大匠带着人直接过去,明瑾也在其中,这毕竟是自己督建的城池,若是哪里出了差池,也是需要自己负责的。
地基旁,众人看着面前已经被坚固石头与水泥钢筋铺垫好的深坑,仔细查看了一下,确定没问题后,大匠才点头,“小将军,可以了!”
得了确定,明瑾直接下令“方归,你带着奴隶们去搬运砖石,张雄,老李、老王,你们带领左翼军、先锋营和后勤基建队开始按照图纸建造新城池!”此时,明瑾再次感谢现如今的参军制度,教会了所有入伍士兵怎样建房、修路、搭桥....总之,若是没有战争,这些部队可以立马转型成基建大军,为大晋的繁荣添砖加瓦。
命令一下,军队就开始行动了起来,那些原本运送土石的奴隶继续手头的工作,而原本的后勤军开始上前,与其余部队开始合作起来。
另一旁,“小将军,现在这片新大陆上到处都在建城修路,咱们这里虽然修建了一座砖石厂,但到底不靠近铁矿,建城所需的钢铁要是从后方运过来的话,就需要您时时看顾了,毕竟,这火车现如今就这么几列,去了别人那里,自然就来不了咱们这儿!!”那位大匠知道如今这里的情况,才与明瑾说起这些。
“陈大匠,你说我在那条大河边这个地方建个码头如何?”明瑾指着地图上的一处,问起这位大匠,“这条河流可以直通后方,到时候运送建材也不用像现在这样不方便!”
“这里确实地位独特,若是建个码头,是再好不过了!”陈大匠当初选址的时候,就将这条大河考虑了进去。他亲自去看过,也做过实验,这条河流,河水流速平缓,河面宽广,径流量也大,非常适合大船在上航行,“只是,我们这边若是建了码头,就要有专门精通造船的匠人来修建大船!”
“这个不是问题!”明瑾摆了摆手,“我阿爹名下的造船厂内匠人多的是,他现如今正好在这里,到时候我去与他说。让阿爹修书回去,多招些精通造船的师傅过来!”
陈大匠也知道李三爷名下船厂的厉害,毕竟那里面的技术极其先进,已经与皇室合作垄断了大晋所有海船的制造了。他听了这个消息,喜笑颜开,“如果是这样,那可真是解了当下的燃眉之急了!”
明瑾既然这样说,那自然是会说到做大,他见接下来的事物并不用自己操心,陈大匠自然会监督好。便先骑着小黑回到驻地,找他爹去了。
此时,正在房内用午饭的李严安听到儿子回来了,还有些诧异,他看着来报信的长随,“四郎怎么回来了,他不是领了老爷子的任务去督建新城吗?”
“三爷,小的也不知道,只是出去的时候刚好见着小少爷骑着马进了营地,所以才赶过来汇报情况的!”那长随只是看了一眼,确认是自家少爷后,就急急忙忙回来给主子报信了。
“行了,我知道了,你自己下去领赏钱!”李严安见这个长随一问三不知,皱了眉,摆了摆手,让他下去,随后他转头吩咐起身旁服侍他用饭的小厮,“拿锭银子去伙房那,让大厨给整几个四郎爱吃的菜过来,估摸着一会儿他就要过来了!”
他儿子极其孝顺,自从他来了之后,基本上只要有时间就会陪他这个爹用饭。这话刚吩咐完,明瑾已经换了身短打进了门。
“阿爹,正用饭啊!”看着饭桌上六菜二汤,明瑾眼睛一亮,他正好还没吃,“那儿子可就要留在这里蹭饭了!”说完,便毫不客气的坐在了他爹下首,接过一旁小厮递过来的碗筷,准备用饭。
李严安见儿子面上并没有不开心的情绪,心里松了一口气,面上也笑了起来,“你今日不是领了任务出去了吗?怎么这么早就一个人回来了?”
“我单独一人回来是有事与您相商,而且那边该改的也改好了,儿子并不必一直在那儿盯着,有陈大匠呢!”明瑾边吃饭边与他爹交谈,至于什么食不言寝不语的规矩,自从来了军营后,早就被抛在脑后了。
“哦?有什么事要与阿爹商议啊?”李严安奇怪起来,现在这里还有什么事情需要儿子与自己商议的?他想了半天,也没有想出来。
“阿爹,新城选址不远处有条大河,与京都的清溪河差不多,我想着在那里建一个码头,阿爹手下不是有造船厂吗?”说到这儿,明瑾还有些不好意思,“我就想着让阿爹派几个人过来建个船厂,也方便之后运送建材。而且等工部的那些水利大师走遍新大陆,绘制出新的水系网,让这些奴隶修建运河,这船厂就更不可缺少了!”
李严安在儿子开始说话的时候就认真的思考着,他来的时候自然见到了那条大河,当时也有想到在这里办个造船厂,毕竟这里不缺木材,也有铁矿,地处平原,条件非常好。
“行,等咱们吃完了,阿爹就修书一封,让人送回去,估计一个月后林三就能将那些熟练工匠送过来!”李严安思索完毕,觉得这个事情有些干头,干脆点头同意,而且他相信林三接到信后一定会挑选合适人选过来的。
二人边吃边讨论,很快就将事情决定了下来。李严安也是个果决性子,吃完之后便直接去书房写信,让身边的心腹直接带着信件坐火车回去。
作者有话要说:昨天忘记定时了,现在还是要谨慎一点,怕停电到时候发不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