嶽不群作為師兄,自然也受到了責罰,他卻不是上思過崖名為思過,實際上卻是潛心修煉混元功去了。嶽不群如今華山基礎心法已經小有所成,偏生在劍法上,沒什麽長進,寧清致對嶽不群頗有期許,何況,嶽不群這次這麽沉不住氣,可見養氣功夫不精,因此,便叫嶽不群禁足抄寫儒家經典,體悟養吾之意。
思過崖這邊簡陋得近乎荒涼,陳不疑雖說知道這邊藏著各派遺失的諸多劍招,還有魔教那些長老琢磨出來的破解法門,卻沒有查看的意思,這裏頭多半是各種劍招,拿出來也是給劍宗做嫁衣,因此,陳不疑壓根沒有打這個主意的意思,到了思過崖,就一心一意開始修煉起混元功來了。
每天會有仆役上山來給陳不疑送來當年的飯食,雖說到了山上,飯菜都涼掉了,不過練武之人血氣旺盛,腸胃也比較堅強,因此,並沒有太大問題。尤其,華山這邊海拔比較高,山上氣溫較低,即便是夏天,飯菜也不會變質,不需要操心別的瑣事,陳不疑隻需要每天悶頭練功就行了,到了需要打通經脈的時候,托仆役傳個話,寧清致自然會上思過崖給他護法,以免他在無人指導的情況下,衝擊經脈導致意外。
陳不疑心無旁騖,又有係統的總結修正還有上輩子的經驗,因此,進度堪稱飛快,寧清致常常上山,見了陳不疑這般進度,一方麵記錄下陳不疑的修煉經驗,一方麵卻是下定了決心。關中這一代幾乎都是華山派罩著的地盤,因此,每年上山拜師的人都很是不少,寧清致見混元功這般神效,琢磨了一番之後,便決定在新入門的弟子中挑選合適的對象,將混元功推廣下去,等到內力有所小成之後,再修煉劍法也不遲,也更符合氣宗以氣禦劍的要旨。
陳不疑對此並沒有意見,甚至他巴不得修煉混元功的人更多呢,有他這個成功的先例在,以後修煉混元功的弟子自然是要跟著他這個師兄的,這樣的話,係統也可以采集到更多的數據,在這個位麵證實了混元功的普及性之後,回去之後,自然可以省掉不少麻煩,也能給自己增加一些貢獻點。
陳不疑在次位麵的時候,除了借助係統查閱一些數據,根據這些數據調整自己的修煉步調之外,幾乎並不去想主位麵的事情,科學院那攤子事還有並不明朗的前景,都讓他有些茫然,有的時候,他甚至覺得,若是係統失聯,他從此一直留在某個次位麵中,對於他來說,或許是最好的選擇。
陳不疑剛剛在寧清致的護法下,又打通了一條經脈,寧清致用紫霞真氣確認陳不疑這次突破並未留下任何隱患,經脈也沒有受損之後,勉勵了陳不疑一番,便下山去了。氣宗如今處境堪憂,如同懸崖上的石頭一般搖搖欲墜,稍微有點外力,就有可能掉下萬丈深淵,寧清致縱然如今內力深厚,但是作為氣宗清字輩的中堅人物,需要承擔的事情也更多,因此很是心力交瘁,因此,對陳不疑也顧不了太多,囑咐他不要急著修煉,先好生溫養一番自己的經脈,再積蓄內力之後,便運起輕功,匆匆忙忙下了山。
陳不疑送走了寧清致,他剛剛突破不久,確實也不能急著修煉,還是得讓經脈適應一下增長不少的內力才行,混元掌修煉起來,內力就會自助運行,因此,陳不疑也不急著修煉,直接折了一根樹枝下來,隨手練起了寧清致教他的華山入門劍法。
華山入門劍法其實挺簡單,招式不多,變化也比較少,因此,陳不疑學得很快,這會兒既然不需要積蓄內力,陳不疑幹脆就將這一套華山入門劍法反複演練起來。習慣是很難改變的,他習慣了三分劍術的用法,因此,在完整地演練了幾遍之後,就開始試著將這些招式用三分劍術的法門分拆組合起來,一開始的時候比較別扭,不過,他畢竟有過近二十年的用劍經驗,很快就適應了,結果,使出來的入門劍法一下子變得麵目全非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