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书客网 > 晋末长剑 > 简单介绍下西晋入仕途径

简单介绍下西晋入仕途径

下面解释一个前面提到的几个名字。

诏举:「举贤良方正直言之士」、「举勇猛秀异之才」、「举将帅」、「举任边郡者」、「举清能、拔寒素」、「举守令之才」等等。

谁来举?一般是台阁重臣,主要是尚书左右仆射、吏部。

举的名目很多,甚至你可以自创名目,没问题,随意性很大。

「尚主入仕」:软饭王,伟大、无需多言,都是世家大族,西晋史上有传者四位,皆以驸马都尉入职,分别是王济(侍中)、华恒(太常)、卢谌(散骑)、王敦(大将军)。

「以父兄任」:即子弟以父兄任为郎,你父兄做了大官,可举荐、保举自家子弟,不占门荫入仕名额。

「举上计吏」:入京汇报情况、述职叫「上计」,顾名思义。

羊祜:「郡将夏侯威异之,以兄霸之子妻之。举上计吏,州四辟从事,皆不就。夏侯霸之降蜀也,姻亲多告绝,祜独安其室,恩礼有加焉————.”

其他还有一些名目,不一一列举了。

总之,世家大族其实不太需要地方选举系统,他们当官的途径太多了。

一个「友于兄弟」、「信义可复」都能成为你当官的理由,马上被吏部「诏举」。

随意性非常大,主观性非常强。

拿本书来举例,梁芬是吏部尚书,他想提拔一个人,先装模作样派人去考核,或者让他来见一面,「惊闻」此人「孝敬尽礼」,肃然起敬,马上给他一个官一一当然,需要吏部考核包括门第在内的各种标准,但并非不能降低要求。

但这个人觉得给的官缺不满意,「不就」。

梁芬还想用他,于是发现他居然推辞做官,这不是「廉让冲退」吗?又是一个好品德,再「诏举」。

人家还觉得不满意,继续不就,

梁芬大惊,两次给官都不来,视官位如粪土,这不是「清节俊异」吗?又是一个「诏举」的理由。

结果人家就是不来。

梁芬再惊,这是「异行」啊,又是一个堂而皇之的「诏举」理由。

总之,想让你当官,360度全方位无死角,总能找到理由。

想到哪写到哪,就到这吧,配合

推荐阅读: 割鹿记 食飨之诗 阴脉先生 天下长宁 末日:我真不是土匪 乾坤塔 我开的真是孤儿院,不是杀手堂 华娱之2000 开发大西北从种子开始 星痕之门